永定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推进家庭农场建设

08.09.2015  11:25

  核心提示:

  口通讯员 刘永良

  8月28日一大早,永定区虎岗乡农民赖钦良就开着小货车,往龙岩中心城区蔬菜批发市场运送刚采摘下的新鲜蔬菜。2013年,赖钦良注册成立了铭远计生家庭农场,从事农业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像赖钦良一样的家庭农场正在永定悄然兴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民致富的新兴力量。

   规模化生产 增加农民收益

  “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8月28日,永定区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永定区的家庭农场主要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合股(股份)成立公司,按公司制运作;建立种、养基地,并为农户提供示范;为农户提供种苗和种、养技术,传授病虫害、疫病防治知识,以及提供销售服务等,帮助带动农户发展种养业。

  目前,永定区有规模以上种植、养殖、休闲等3大类家庭农场755户。据调查统计,永定区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总产值,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从事种植果树的农场主全年纯收入达10万元及10万元以上的有110户。全区家庭农场累计带动农户达2.6万户(30户/场)以上,产值达13亿元(5万元/户)以上。另外,家庭农场的发展也为当地农村中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临时打工的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益。

   集约化管理 提高劳动水平

  永定区积极引导家庭农场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累计有900多个种养大户被定为培训培育对象。到2014年底,永定区已经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64期,完成3921人的培训培育工作,其中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26名。区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基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对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重点扶持。

  时下,永定区的农场主大多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乐于尝试新品种种植养殖,运用农业科技、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各类家庭农场累计引进香水莲雾、红龙杨桃、树葡萄、金煌芒果、草莓等优质新品种50多个,并成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害化防治措施、先进农机具等方面的“先行者”。

   品牌化经营 增强竞争能力

  “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前提下,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得有自己的品牌。”几年来,永定区的家庭农场把品牌创建作为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来抓。目前,永定区家庭农场自主品牌逐渐形成,农业产业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其中,万家兔业专业合作社的“兔鼎记”兔肉被评为福建名牌农产品,土楼巴戟天专业合作社的“巴戟天”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建招宝农庄有限公司的“招宝”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区先后有红柿、“六月红”早熟芋、芙蓉李、山鸡、贵妃鸡、美蕉等11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无公害认证品种14个;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5个,面积达2.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