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燕京学堂”计划引争议 高校管理是一堂必修课
7月9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一场气氛热烈的对话在北大师生代表和校领导之间进行,围绕的主题,是不久前北大宣布启动的燕京学堂计划。
这个旨在“培养未来领导者的精英团队”的人才培养计划,自5月5日宣布启动以来,因选址、学科设置等问题引发了各方争议,尤其是不少北大师生的质疑,一度使得北大陷入“风口浪尖”。
实际上,诸如燕京学堂的项目并非北大一家,北大所面临的问题,也在不少高校存在。对于大学管理者来说,如何从这场争论中思考和汲取有益于高校管理改革的内容,值得深思。
燕京学堂计划的项目选址、学科设置遭质疑
5月5日,北大宣布正式启动燕京学堂计划。
根据官方介绍,燕京学堂为住宿制学院,是一个独立建制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学堂将开设一年制的“中国学”硕士项目,包含“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语言、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制度”和“公共政策”6个方面的课程体系,主要以英文讲授,部分课程仍会使用中文。2015年9月,计划第一届学生入校,其中包括65名海外学生、35名大陆学生,学生将获得全额奖学金。在教师的配置方面,从北大现有教师中联合聘任30人,从国内外公开招聘“杰出学者”20人,并邀请“国际顶尖访问教授”20人。同时学堂的选址被定在北大校内的静园六院。
这样一项定位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高端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计划”引发各方争议。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燕京学堂选址静园的合理性,二是燕京学堂“中国学”的学科性质与设置的合理性。
在此背景下,才有了9日举行的燕京学堂计划专题咨询沟通会,北大试图通过公开交流的方式消除误会。
质疑者称交叉学科质量难保证,校方称有助于创新
“中国学”的提法,是不少学者在沟通会上质疑的焦点。反对者认为,这样的交叉学科会不会削弱传统学科,培养出“四不像”学生:虽然知识面很广,但是对于某一问题的理解远远不能达到学术研究高水平的要求。
北大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以自己研究的中国古代史为例,学生需要花多年时间阅读大量古籍,学习中国古代的基本文化,才能更好地研究中国古代史。一年时间,对于绝大多数精通汉语的中国学生都不一定够,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更不可能。如果能将学习时间延长至3到5年,甚至像医学专业那样定为8年,那么“中国学”学科的设置才有意义。
对此,北大校方在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国务院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没有“中国学”这个一级学科,北大拟在可以自主招生的二级学科下招生,其初衷是建立交叉学科,学位授予是看学生选课研究接近于文史哲中哪个学位。从理工科的交叉学科培养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创新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有促进作用的。
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完善高校管理是“必修课”
信息公开、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也是燕京学堂计划饱受质疑的另一原因。
关于燕京学堂的选址,双方的争议颇为激烈。在沟通会现场,不少北大师生表示,静园六院是北大师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大家的情感寄托,而校方将燕京学堂选址于此,此前并未广泛征求过师生意见,如此仓促决策不仅伤害师生情感,更损害了师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对此,北大相关领导回应,关于选址问题,未来还可以再召开座谈进行商榷,目前最终方案尚未敲定,欢迎师生参与讨论。
此外,此前有呼声希望学校能够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更大规模的学科合理性论证,就学科的具体设置、教学资源的分配方式、课程与学制的设计、招生和人事聘任制度等基本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与充分说明。
对此,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表示,学校已经至少召开过十几次交流会,少至七八人,多则上百人。他还承诺,燕京学堂计划的相关工作今后还会继续努力,这样的交流会还会再开。针对燕京学堂计划的专门工作组也已成立,将吸收校内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
有学者提出,国内大学正在朝世界一流大学努力,而充分保证高校内的信息公开,确保师生的知情权与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都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大学迈向一流大学过程中的“必修课”。如果通过此次事件,能让我们的大学在信息公开、完善管理等方面再进一步,或许也是一桩幸事。(人民日报 赵婀娜 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