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饭勺的鸟”又来厦门度假了 全球仅存不到600只

31.10.2019  16:51
勺嘴鹬有着像勺子一样的嘴。(洪祖溢 摄) - 新浪
勺嘴鹬体型娇小。 (陈跃生 摄) - 新浪
戴着脚旗的幼鸟“L7”。 (陈 浩 摄) - 新浪
勺嘴鹬在水中栖息。 (洪祖溢 摄)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勺嘴鹬有着像勺子一样的嘴。(洪祖溢 摄) 勺嘴鹬体型娇小。 (陈跃生 摄) 戴着脚旗的幼鸟“L7”。 (陈 浩 摄) 勺嘴鹬在水中栖息。 (洪祖溢 摄)

  头顶呈黑褐色,前额和眉纹呈乳白色,腹部的羽毛呈白色,翅覆羽褐色,有着淡皮黄色和皮黄红色羽缘,体型娇小。猛一看,还以为是红颈滨鹬,再仔细一瞧,光是那张嘴就显得与众不同——别的鸟嘴是尖的,而它的嘴却是扁的。它就是“自带饭勺的鸟儿”——勺嘴鹬。

  昨日上午,我市观鸟爱好者再次发现一只勺嘴鹬,加上28日发现的两只勺嘴鹬,今年截至目前,我市观鸟爱好者在同一片滩涂连续两次发现勺嘴鹬。值得一提的是,28日观测到的两只勺嘴鹬中,有一只戴着脚旗。经市观鸟协会确定,这是一只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勺嘴鹬幼鸟。市观鸟协会理事陈浩表示,这是今年环志的当年龄勺嘴鹬幼鸟在迁徙途中首次被记录到。

  本报记者 邬秀君

   观测

   同时发现两只勺嘴鹬 有一只来自俄罗斯

  提前算好时间,准备好“长枪短炮”的观鸟爱好者们,终于在28日下午3时左右,在围头湾某片海滩上捕捉到勺嘴鹬的倩影。此时,潮水正在退去,围头湾的这片滩涂上逗留着成群的候鸟,栖息捕食。潮水从高潮退去的一个小时里,正是观测勺嘴鹬的绝佳时间,一旦错过,可能就很难再与勺嘴鹬相遇。

  此时,观鸟爱好者、厦门观鸟协会理事陈浩通过长焦镜头,在混乱的鸟群中,成功捕捉到两只勺嘴鹬。而更让他兴奋的是,在这两只勺嘴鹬中,还有一只戴着绿色脚旗,脚旗上写有“L7”的字样。这就说明,这是一只被科学家环志的鸟儿。据了解,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鸟环上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编号等信息。

  根据脚旗信息,陈浩判断这是一只俄罗斯环志的勺嘴鹬。当晚,市观鸟协会便发邮件和俄罗斯鸟类学家Pavel TomKovich取得联系。经确认,陈浩发现的这只勺嘴鹬正是全球编号L7的当年龄幼鸟。据介绍,L7是父母第二窝产下的卵,由父母自然孵化带大,并被环志记录,其父母的第一窝卵被科学家收走,进行人工孵化野放。

  “‘L7’作为幼鸟,第一次迁徙便被观测记录,意义非常重大。”陈浩说,这是今年在监测网络里首次监测到勺嘴鹬幼鸟迁徙,在全球应该也属首次。他表示,“L7”迁徙被观测到意义非常特殊。在此之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今年繁育的勺嘴鹬幼鸟能否独自迁徙。此次“L7”的发现,无疑证明了勺嘴鹬幼鸟具备独立迁徙的条件,能按照以往的路线正常迁徙。

   习性

   喜欢小数量混群迁徙 对栖息滩涂要求较高

  提到这次观测到的两只勺嘴鹬,陈浩至今还很兴奋。陈浩说,勺嘴鹬本身数量就很少,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鹬总量只有210对到228对,数量比熊猫还少。“它们喜欢小群迁徙,可能是担心集体迁徙中遭遇危险全军覆没,影响整个族群的安全。”陈浩说,这应该也是该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习性。因此,勺嘴鹬一般都是小数量一起迁徙,且经常混群到红颈滨鹬和黑腹滨鹬中共同迁徙。

  和其他候鸟不同,勺嘴鹬对迁徙时逗留的滩涂要求较高。“勺嘴鹬不像其他水鸟,只需要有一片湿地或滩涂淤泥就行,它喜欢有缓慢水流、沙泥混合的混合型滩涂。”陈浩说,这也正是勺嘴鹬勺子般的嘴喜欢的捕食环境。其他候鸟在滩涂上捕食,一般都是用嘴啄进泥沙中,而勺嘴鹬的嘴比较扁、比较宽,都是在滩涂上左右扫,将食物捕捉到嘴里。而只有混合型滩涂最为合适。

  因此,基于这样的栖息特性,近几年来,观鸟爱好者常在围头湾观测到勺嘴鹬的踪迹。据陈浩介绍,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自2015年10月在围头湾附近首次记录到勺嘴鹬以来,每年都记录越冬勺嘴鹬,最多在大嶝岛记录到4只。去年,观鸟爱好者也观测到来自俄罗斯环志的勺嘴鹬,但遗憾的是未能清楚记录到脚旗上的数字,此次清晰的记录到数字,在厦门当属首次。

   名片

   勺嘴鹬(yù)

  鹬科,勺嘴鹬属的鸟类,是一种小型涉禽,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嘴黑色,基部宽厚而平扁,尖端扩大成铲状。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岸冻原沼泽、草地和湖泊、溪流、水塘等水域岸边。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与河口地区的浅滩与泥地上,或海岸附近的水体边上,不深入到内陆水域。勺嘴鹬常单独活动于水边浅水处和松软的烂泥地上。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勺嘴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为冬候鸟。春季于4月-5月,秋季于9月-10月迁经中国。据国际鸟盟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仅有不到600只。

   链接

   厦门秋冬

   观鸟指南

  秋冬季是厦门最好的观鸟季节,国内资深观鸟者朱敬恩博士也给大家带来了最全的观鸟指南。

  种类:水鸟

  观鸟地点:大嶝岛外围、莲河口湿地等

  在南下的候鸟中,水鸟通常是第一批抵厦的。从8月底开始,以鸻鹬类为主的滨海水鸟们,就陆陆续续地从遥远的阿拉斯加地区出发,沿着中国的海岸线向南飞飞停停。这些水鸟中不乏勺嘴鹬、小青脚鹬、大滨鹬等珍稀种类。厦门大嶝岛外围、莲河口湿地等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遇见鸻鹬类集群的地方。

  种类:鹭鸟

  观鸟地点:五缘湾湿地、东埭桥水库湿地及溪流鱼塘周边

  南来的水鸟中,有一些对沿海滩涂的依赖性较低,如鹭类更喜欢水草丰茂的湿地和鱼塘。这些鹭鸟,典型的像苍鹭、草鹭、大白鹭、中白鹭等,会在厦门做长时间停留,甚至过完整个冬季,是典型的冬候鸟。岛内的五缘湾湿地公园、岛外的东埭桥水库湿地以及众多的山区溪流和沿海鱼塘周边,都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东埭桥水库湿地也是目前厦门最容易见到黑背紫水鸡的地方。

  种类:林鸟

  观鸟地点:植物园、厦门大学、忠仑公园等岛内城市公园

  很多林鸟也会南下在厦门过境或者干脆留下来越冬。在岛内,植物园和厦门大学是寻找它们的好去处,不过最好避开游客众多的地方,如白腹鸫(dōng)、白眉鸫、灰头鹀(wú)、白眉鹀、怀氏虎鸫等林鸟都喜静,需要在林子里耐心寻找。不过也有例外,北红尾鸲(qú)、红胁蓝尾鸲、树鹨(liù)等鸟儿胆子都比较大,在岛内的城市公园都可能遇见。

  种类:猛禽

  观鸟地点:中山公园、五老峰、筼筜湖、五缘湾

  最常见的黑鸢在厦门港和筼筜湖上空不难发现,尾巴内凹的独特造型使得它一眼就可以被辨认出来。通常从10月开始,普通鵟(kuáng)在植物园和五缘湾湿地公园上空都时常可见;“雷公”原型的鹗(è)则要去鱼塘众多的沿海地区才能一睹风采。红隼有时候就在中山公园附近的高楼群中飞翔,黑翅鸢则只能去岛外的田野上空才能有机会看到。运气好的话,还能够看到成群的黑冠鹃隼在五老峰上空飞过。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