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学好“三课”

16.12.2016  20:03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网12月9日)

  加强高校思政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必须学好中国文化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门公共基础课程。

  一是必须学好中国文化历史课。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有丰富的物质文化,更有崇尚家国情怀、君子人格的精神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讲话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文化血脉,早已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身上流淌,影响着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学好中国自己的文化,悟透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精神内核,打牢文化自信的基础,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力量。

  二是必须学好中国共产党历史课。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了高校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历程,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作出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个伟大历史贡献”。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不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不能深刻理解“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三是必须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课。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它使我们党摆脱了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完成了近代以来其他政治力量所未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曾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这个命题依然适用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真正让高校师生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梅列区委文明办 黄文平)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