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大降成本政策力度 推动实体经济效果显现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多地了解到,一段时期以来,为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个方面持续推出降成本措施,并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日前,江西、青海、湖北等地又陆续出台降成本措施,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等措施,推进降成本措施发挥效果。
江西省日前出台6方面30条降成本政策,这是在去年连续出台两批共100条降成本政策基础上,出台的第三批政策。这些降成本政策在去年为企业减负580亿元以上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又为企业减负约845亿元。
湖北省日前也召开专门会议,强调把降成本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降成本与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建立降成本长效机制,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同时,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新产业,壮大新动能。
青海省则通过加大顶层设计,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前三季度共降低企业各类成本48亿元。通过降成本措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发展,前三个季度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5倍。
中央层面近来连续出台多项重大降成本政策。发改委日前开展港口反垄断调查,规范部分港口生产经营行为,切实降低企业进出口物流成本。其中仅调降装卸作业费一项,每年可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约35亿元。并且,发改委表示,未来将切实落实整改措施,恢复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确保为实体经济减负落到实处。
据了解,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发改委等有关部门2017年以来在各领域频频发布多项降成本措施。通过深化电价、天然气改革,规范金融等领域收费,完善港口收费政策,清理规范涉及铁路货运收费等措施,已经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