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因地制宜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24.08.2015  10:24

      一是建立片区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机制。永定县在坎市司法所设立了高坎抚片区矛盾纠纷联动联调中心办公室,建立了联动联调的各种机制,进一步规范联动联调中心的运作。通过调解资源片区联动、重大纠纷片区联调机制,整合力量,有效地化解了一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

      二是建立干部返乡调解矛盾纠纷机制。连城县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建立在外工作的领导和干部返乡调处制度。即:县里把全县759名副科以上干部按其原籍所在地分组,按乡镇划编17个组,指定一名有责任心、在当地有威望的领导干部为组长,当某个组所在村、社区发生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时,所在地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都必须立即回原籍协助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理顺情绪,促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三是建立基层矛盾纠纷逐级化解机制。漳平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导,建立“三级三轮三选”调解工作运行机制。即由村级首轮预警排查调处、村调委会负责对辖区内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其次由乡镇调委会和司法所二轮分流调处,对村级首轮无法调处的案件进行分类分流,归口处理,由相关部门领导牵头解决;最后由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领导小组成员联合相关部门对仍未调处的案件进行三轮调处。“三选”,即村民自主选择调解员、自主选择调解时间、自主选择调解地点。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武平县在全县各级调解组织中全面推行“五五调解法”。“五五调解法”是指:五分钟到场。接到群众的纠纷报告后,村级调解人员在五分钟内赶到现场,防止矛盾激化。五心工作法。在调解中要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有诚心、有公心。五联机制。建立以村两委、司法所、派出所、乡镇综治办、法庭为主的联动工作机制,解决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矛盾上交等一系列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五分钟制作协议。为防止当事人双方事后反悔,引发新的矛盾,调解人员在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一致意见后,五分钟内启动制作规范的“人民调解协议书”。五天内回访。对已调处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五天之内组织人员进行回访,特别是对容易激化的群体性纠纷案件进行再排查、再走访。通过回访了解群众满意度、查看协议履行程度,听取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