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信到自觉 千年古港泉州上演“文艺复兴”大戏

15.11.2015  12:46

  新华网泉州11月15日电(记者王凡凡 王雄)

  时间:11月8日至15日;

  地点:从体育馆、博览馆、戏剧院到乡村、社区、高校,再到电脑、手机;

  角色:五大洲艺术家与艺术品;

  内容:文艺展演、武术表演、艺术博览、文化论坛、主题公园活动等;

  剧目: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简称艺术节);

  意义:福建省、泉州市历年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艺术盛会

  经过多年的等待与筹备,在中国第三次“向海”、福建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贸试验区”之际,一场被誉为“中版‘文艺复兴’” 的大戏隆重在千年古港泉州上演,引起了海内外的共同关注。

   中华文明从这里走向世界

  “800年前,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刺桐港活跃着一支号称‘通远舟师’的商贸船队,船长阿海原本有一个温暖的家,但却在儿子小海出生百日那天,受命率领船队与西亚来的哈马迪王子一同开拓新航线。其后,船队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阿海为救哈马迪不幸牺牲,其妻桐花也因此对大海心生恐惧。多年过去,小海长大成人并同样对航海充满向往,而桐花却坚决不许。再次到来的哈马迪寻到桐花,将阿海生前遗物――洞箫交还桐花。桐花由此想起了阿海及其使命,最终给小海穿上了‘水手号衣’。小海如愿扬帆出海,将海上丝绸之路继续延伸下去。

  这是本届艺术节献演的精品剧目《丝海梦寻》所讲述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剌桐港就是泉州。

  唐中叶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基本上是通过“丝绸之路”完成的。“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和文化第一次“向海”,“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而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地位也开始凸显,有了“市舶司”(今天的海关)。其后的宋元基本秉承了“向海”开放的政策,包括福建在内的东南沿海逐渐形成了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剌桐港泉州也因此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

  除了雅各布·德安科纳的《剌桐见闻录》、马可·波罗的游记以及众多的文字记载外,今天的泉州,仍然随处可见1000多年前曾经繁华的的种种遗迹。而陆续被冠予的多个显赫“头衔”,包括“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东亚文化之都”等,则无不显示出当年这个“东方第一大港”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包容吸纳的海洋般的胸怀与气度。

  与这胸怀和气度相匹配的,还有输出与贡献,是丝绸、茶、瓷等器物之外,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输出与贡献,正是它们,生动了世界海洋文化,丰富了人类文明历史。

  作为中国最早的“移民区域”,泉州文化原本就十分多元,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等在这里高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并塑造出了多重的“闽南性格”,如向往自由、爱拼敢嬴、团结和协、酷爱家乡等,征服大海、闯荡世界是很多闽南男性向往的生活之一。随着船队漂洋过海的泉州人便与往来剌桐港的外国人一样,成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

  11月8日晚,在本届艺术节开幕式上,舞蹈《海的女儿》选择了最有特色的三个闽南女性群体惠安女、蟳埔女、妈祖女为表现对象。其中,手执红灯的妈祖女让人想起了妈祖――这位几乎与剌桐港的兴起同时出现的、得到多个朝代皇帝册封的“海神”。

  据中华妈祖网资料,目前全世界已建有妈祖宫庙15000多座,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众超过3亿人。

  “妈祖作为一个显性文化符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她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的一个典型。

  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主任苏文菁教授认为:正是泉州人为主的东南沿海妈祖信众把妈祖信仰带到了世界各地。

  “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这是今年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上对泉州作出的高度评价。

   海内外携手复兴传统文化

  首次采访泉州的记者,相信会被本届艺术节上的这样一幕搞晕:穿着各种“行头”的几十个团队、上千位男女老少,一同缓缓地行进在大街上,手里举着略显单调的四五种乐器,却吹拉弹唱一样不缺。看似各吹各的调,但仔细听来,却又异曲同工。更让人不解的,明明长得很像“老乡”,却还有听不懂普通话甚至讲不顺闽南话的,而队伍前面横幅上的字更是奇观:“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

  但熟悉泉州的人们却一点也不觉得突兀,因为这样的“国际”南音大会唱,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有之,“老乡”也的确是“老乡”,只是大多来自世界各地。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目前分布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达984万,旅居港澳同胞76万,44﹒8%的台湾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所有海外泉籍乡亲加起来的数量已是泉州现有人口的2倍多,也就是说泉州之外还有“2个泉州”。

  “泉州人对于闽南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与生俱来、渗透到血液和骨髓里的,哪怕到了异国他乡,也很难改变,”泉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楹联专家胡毅雄告诉记者。

  因此,尽管存在或多或少、或时间或空间的差别和距离,但当海内外“3个泉州”聚在一起,外人一般是很难区分出来的,特别是他们一起喝酒、唱南音、舞南拳,一起谈论家乡事宜等等场合。

  泉州至今仍流行这样一句话“拳头、烧酒、曲”,据说是确立优秀男性的三大标准,其中的“”就是“南音”―― 一个发端于唐、形成于宋元、繁荣于明清的古老乐种,已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全市已有南音社团400多个、南音传习所70多个,有12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南音课,累计20多万孩子学过南音。

  南音的“复兴”便是海内外泉州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举办南音国际大会唱时,海外乡亲均积极响应,很多地方都是自费组团回来的。后来市内组织专人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时,不少侨亲还把收藏了好几代人的珍贵指谱带回泉州。包括台胞在内的不少有识之士都主动建言献策,出钱出力。”说这话的是当年曾任泉州市文化局负责人、现为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的陈日升。

  据介绍,即使已成功“申遗”,海内外参与保护、传承南音的力量仍然不断增加。2014年2月,由泉州籍企业家共同创建的“南音南戏发展基金”宣告成立,全部基金将用于“奖励南音南戏优秀演员及相关从业者,促进南音南戏传承发展”。

  不仅仅是南音,也不仅仅是表演艺术,还有传统工艺、闽南建筑、风俗习惯、历史及其人物等,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几乎都走过同样的路子,以至于今天在泉州,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歌仔戏、打城戏等传统戏曲仍然活跃于城乡舞台;拍胸舞、踢球舞、火鼎公婆、大鼓凉伞、车鼓弄等传统舞蹈和蜈蚣阁等民间游艺仍然活跃于各种迎神赛会;刣狮、五祖拳、赛龙舟、宋江阵等传统体育与竞技仍在群众中流传。而石雕、漆线雕、铁艺、瓷艺、茶艺等,不仅保留了传统制作技艺,而且越来越活色生香,每年创下数十亿元甚至百亿的产值。

  “千年文脉在海内外泉州人之中一直未曾断过。而上世纪70年代泉州古港宋代沉船的出土,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等事件,给了他们相当的鼓励,强化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上经济快速发展,至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已连续16年、工业增加值连续23年保持全省首位,由此出现了政府重视、社会参与、海内外携手共同保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新局面,”胡毅雄总结说。

   勇当海丝“文化先行者

  “10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留下了众多的遗迹,现在的泉州要作出新的贡献,以文化和技术来引领,继续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同时,泉州获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后,也有责任主动承担一些国家文化外交的职能。

  11月7日上午,在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泉州为何及如何办好艺术节”等问题,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庆宗如此回答。

  之前的11月3日,经中央批准,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同时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加挂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亚洲艺术节落户海丝先行区,有力对接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而艺术与海丝的融合,无疑扩大了中华文化、海洋文明的传播范围。

  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便以“‘一带一路’建设与不济文化对话”为主题。亚洲合作对话机制(ACD)的13个成员国、ACD临时秘书处和相关艺术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代表出席,表达了维护世界文化艺术多样性和建设共生共荣亚洲文化生态的愿望,并达成《泉州共识》,其中之一即: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将成为亚洲各国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亚洲各国携手参与世界和平发展起积极作用,会议予以充分认可并呼吁协同推动。

  应该说,这是国家文化外交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泉州从心态到精神的又一次积极转变和自动升华。在中国海洋文明史和对外交流史上屡当“要角”的泉州,再次站到了时代的潮头浪尖上。

  事实上,近年来泉州一直在闷声筹划和发力中。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已率先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提出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为“抓手”,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形成合力”这一机制,构建一个人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谐相处的活性的文化生态系统。艺术节举办前,又出台了《“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要求“通过3—5年的建设,把泉州建成名副其实的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提供文化支撑。

  在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方面,则制定了“十大行动计划”,并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下一步将着力在“以侨引侨联外”、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两岸产业融合、 增进海丝文化交流、海洋文明传承创新、深化丝绸之路沿线城市间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先行一步。

  著名作家莫言在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认为,传统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文化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各自的传统基础上。而文化交流最根本的目的是文化创新,是继承本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学习他国文化中最优秀的,创造出最能反映当代现实、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新的文化形态。这一点,泉州的认识已基本到位。

  而知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则认为,亚洲文化缺失了近代化的世界话语权,还有待阐,有待弘扬,这是大家共同的任务。如果将“一带一路”建设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相结合,建立起一条宏伟的文化交通线,不仅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还可帮助亚洲文化在多元交流与碰撞中得到提升。这一点,相信泉州也已经听到。

  “‘海上丝绸之路’曾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并影响世界文明进程之路。作为中国最具海洋个性的区域,福建尤其是泉州一直以来都有过突出贡献,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能继续发挥优势,肩负起神圣使命与责任,成为中国第三次‘向海’的‘文化先驱者’,”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主任苏文菁说。

  在后诸港,当年古港的地址边上,一座美丽的公园吸引了前来的人们。这就是泉州用半年时间建造出来的、占地1000多亩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走进公园,便可见立于水中央的“帆影”主雕。这个用实体材料做出虚幻影子的雕塑,寓意“海丝梦”,“蔚蓝的梦想”,诠释了人类对海洋的梦想。但作为泉州人,恐怕更多会看成“升帆”,一个永远的“升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