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红包砸晕影评创作的初心

28.03.2017  15:12

  “影评界也该打假了。”近年来,一些假影评披上营销号的外衣,带上“红包评论”“人情评论”的帽子,变得跟真影评有几分相似,误导了一大批观众。不少观众在看了假影评后去看电影,失望不已。有业内人士指出,假影评大行其道,迷惑了观众眼睛,搅乱了电影市场,伤害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3月28日《光明日报》)

  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高达457.12亿元,虽然增幅较上一年有较大放缓,但依然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电影业的红火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影评同样如此。不要小看一篇电影评论,可能只有寥寥千字,但对于观众情绪的撩拨却很有劲,一篇反响强烈的影评对于电影的票房收入可以造成不小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滋生出大量的网络影评人,特别是一些大V、营销号,背后有着人数众多的粉丝团,一篇影评的观点往往可以左右他们的观影选择。因此,这些大V、营销号也成为片方公关的重点,“红包评论”、“人情评论”层出不穷,现在影评圈内拿红包早已不是新闻,金额从数百元也跃升到数千元甚至不止,“红包的厚度决定影评的高度”现象客观存在。这种收红包写影评的行为,让评论应该保持的客观、公正、理性荡然无存,无论一篇影评看起来是正面褒赞还是激烈“辣评”,实际上不过是影评人玩的文字游戏,最终的目的就是吸引观众去看片,但不少片子总是让观众大失所望。

  虽然观看一部电影的经济成本并不高,但牵扯到的时间成本、情感成本也不小,更重要的是,这种走偏的影评现象伤害的不只是影评这个行业,对于电影发展本身也只会造成负面影响。一次又一次的营销式影评,会不断挫伤观众的情感,也会导致电影创造理念的偏差,创作者不是注重如何提高影片质量,而沉醉于通过公关手段来粉饰炒作,最终只会让观众失望,逐渐失去人心,无异于饮鸩止渴。

  影评人的信用危机会波及到整个电影行业,纵观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真正成熟的成功的电影市场,从来不会说是依靠影评人的伶牙俐齿来捧红的,市场最终只是靠口碑说话,成功卖座且经典流传的电影,必然是有着良好的质量作为保证,也是靠观众口耳相传逐步积累起来的信任和口碑。中国电影业虽然目前很红火,但要保持整个行业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走出物质化、功利性的怪圈,努力提升创作水平,真正用质量来说话。影评行业同样如此,作为影评人别让红包蒙蔽了创作的初心,必须要有风骨,有担当,能够坚守“明是非、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的原则,真正对信任自己的影迷粉丝负责,而不是沦为被红包牵着走的傀儡。(泉州市委文明办 胡蔚)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