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利润4年内2次负增长 三年连增财政赤字何以弥补

22.09.2015  12:22

  文章导读: 9月4日至5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中国正通过提高特定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等方法弥补财政缺口。

   【宏观·政策】国企利润负增长,

  三年连增的财政赤字何以弥补?

  专家称,烟草和金融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可弥补中央财政缺口近千亿

  截至目前国企利润上缴比例

  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的中央企业税后利润的收取比例分五类执行:第一类企业为烟草企业,收取比例为25%;第二类为石化、电力、煤 炭等资源型企业,收取比例为20%;第三类为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企业,收取比例为15%;第四类为军工企业,收取比例为10%;第五类为中储 粮、中储棉等政策性企业,免缴当年应缴利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实习生 吴文征 | 北京报道

  9月4日至5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中国正通过提高特定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等方法弥补财政缺口。

  楼部长的这番表态让财政缺口与国企利润分配两个重量级话题进入公众视野。

  事实上,我国的中央财政赤字已连续三年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央财政赤字2013年为8500亿元,2014年9500亿元;2015年财政预算赤字最高,达1.12万亿元。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国企整体利润增速也在放缓,尤其是2014年,国企利润在近4年中第二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7%。

  一边是不断增加的中央财政赤字,一边是不断萎缩的国企利润。楼继伟部长所说的“通过提高特定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等方法弥补财政缺口”方法是否行得通?

  财政部财科所公共资产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提出“提高两个比例”来破解迷局:“一是适当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征收比例;二是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目前,按照财政部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表,中央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上缴的利润构成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01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约15%、16%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