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91校3.8万名初三学生复学 体育馆变“第二食堂”
严!吃饭像考试,还有专人试餐
暖!开学小礼物,带着满满祝福
喜!写诗录视频,抒发返校之情
布置间隔1米以上的桌椅,蔡塘学校把体育馆改造成“第二食堂”,学生们在贴有自己班级、姓名贴纸的“专属”座位上用餐。(本报记者 柯 笛 摄)
同学们精神满满地走向校园。(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昨日上午11点20分,周一轮值的试餐员蔡塘学校副校长柯飞雁和行政办主任陈倩倩正在食堂就餐。(本报记者 柯 笛 摄)
在厦门一中,初三同学们认真观看电视特别节目《成长的力量——复学第一课》。(本报记者 黄琬钧 摄)
文/图 本报记者
柯 笛 黄琬钧
张玉榕 邬秀君
昨天厦门初三复学上课,全市91所学校的3.8万名初三学生重返校园。
阔别校园95天后,熟悉的学校生活因为防疫发生不少变化——校门口严格测温管理进出,卫生间也有老师维持秩序;新增了备用教室,体育馆甚至被改造成“第二食堂”;在校午餐不但专人专座,还有校长和老师提前试餐。
昨日上午6时许,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来到厦门一中、蔡塘学校、火炬学校、金尚中学等学校,现场探访这些变化。
返校
单双数班级错峰上学放学 进班级还要测温
挂上胸卡、戴好口罩,通过围栏隔开的测温点通道,学生们接受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或额温枪的检测……昨天早上7点左右,在多所学校门口,同学们经历严格的体温检测,终于步入久违多日的校园。
单数班级7点35分到达教室,11点45分放学;双数班级7点50分到达教室,12点放学——根据安排,厦门一中在学校西门口开辟了6条通道,其中有1条是自行车推行通道,此外,特别设置的智能防疫工作站不仅能对同学们的人员信息、体温进行识别测量,还能喷出消毒喷雾,对同学的周身进行消毒。初三年级的16个班近800名学生分批陆续进入校园,在进入教室前,需要让老师再测一次体温。
上课
学校设置备用教室 学生分批使用卫生间
金尚中学黄主任告诉记者,学校初三年级共有12个班,之前都集中在4楼和5楼上课。为了疏散人群,降低学生活动密度,此次复课,金尚中学特地将初三年级的12个班级分散至2楼-5楼的教室,每层只分布3个班级,每个班级隔壁还设置了1间备用教室。“备用教室主要是为学生中午吃饭和休息准备的。”黄主任说。记者留意到,在火炬学校和蔡塘学校,校方也作出类似安排。
在多个学校,记者看到每个初三教室里都配备有免洗洗手液、纸巾、额温枪等防疫物资,厦门一中的走廊上还张贴着疫情报告流程指示图和初三各班疫情防控指定路线导视图,导视图备注为“课间活动及体育课行进路线指导示意图”,画有不同班级的“出入口”和行进路线。下课铃响,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分批分流上卫生间,避免扎堆聚集。
厦门一中将课间时间延长为20分钟,根据卫生间大小不同,约定2到4个班共用1个卫生间,一个班10分钟,单双数班级错开使用时间;在蔡塘学校,每节课的课任老师在课后10分钟里多了一项使命,监管卫生间和打水间的使用秩序,根据指示地标,同学们要间隔1米排队上卫生间、接水。金尚中学则在每层楼都新增了12个洗手池,并且对学生上卫生间进行集中管理安排。
用餐
快到中午下课时间,厦门一中食堂的工作人员把分装在餐盒里的饭菜装在泡沫箱中,运送到教学楼边的2个取餐点,由学生志愿者取回班级分餐;与此同时,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散到2间教室、间隔1张桌子就座,每间教室安排不超过28人,在校用餐的同学都有“专属”座位,桌面上贴有印着姓名的贴纸。分餐时,除了当日轮值的志愿者学生,其余同学不离座、不走动。
走进火炬学校的食堂,餐桌上也分别贴着初三学生的班级与姓名,方便学生找到“专属”座位。为加强用餐时的疫情防控管理,学校还规定了食堂的出入口。火炬学校还为同学们准备了红糖大蒜汤、红糖姜汤等热汤。火炬学校党支部书记胡志铭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特地为孩子们准备的,帮助孩子们驱寒、提高免疫力。
据了解,复课前,不少学校已经安排食堂员工进行核酸检测。金尚中学食堂负责人傅先生告诉记者,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他们还加强和严控后厨工作流程的防疫和卫生,金尚中学还要求食堂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学校和家中“两点一线”,杜绝去人群密集区域,务必确保健康。“我会不定时抽查,让他们实时发微信定位。”傅先生说,通过这种方式对员工进行监督,提醒他们要严格遵守“两点一线”的要求。
学生面朝一个方向吃午饭 校长和老师提前试餐
昨日上午10点多,蔡塘学校的食堂已经忙碌起来,41名员工开始准备餐具、餐盒、餐车,为初三年级各班同学分餐做准备。
原本可容纳800余人的食堂,在把4人桌改成单人单座后只能容纳247名学生用餐,为此,蔡塘学校又把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体育馆布置上间隔1米以上的桌椅,改造成“第二食堂”,用于容纳初三年级的其他430人用餐。这样一来,677张桌椅与677名初三学生一一对应,在开学前一天的演练中,同学们更是亲手在自己专属座位上贴上姓名贴,准备好在接下来的每一个中午像“考试”一样面朝一个方向吃午饭。
昨日上午11点50分下课,初三年级的同学们由第4节课的课任老师带领,列队走向食堂。食堂里,工作人员已经把午饭分装备好,每班轮值的同学戴上一次性手套为同班同学分发餐盒。玉米排骨汤、肉沫豆腐、炒小白菜、彩椒炒肉、炒花菜……同学们脱下口罩,午餐终于开始了。
其实,在学生们就餐前半小时,蔡塘学校副校长柯飞雁和行政办主任陈倩倩已提前来到食堂,品尝着当日食堂提供的菜肴,为学生们试餐。除了这两名轮值的试餐员,原本排在周五试餐的校长陈文斌也主动加入当天的试餐队伍。陈倩倩介绍,这样的试餐小组由一名校级领导和一名行政干部搭配,每天轮值、每周固定,他们都会提前试餐,保证学生餐点的食品安全。
点击
象征“六六大顺”的葫芦串
小巧可爱的红灯笼
火红亮眼的中国结
装有中药的红色福袋……
学校准备各式开学祝福
学生收到学校准备的福袋。(本报记者 张玉榕 摄)
火炬学校南门口地面上,每隔1米就有一对黄色“脚丫印”,同学们有序站在上面耐心等候测温。象征着“六六大顺”的葫芦串、小巧可爱的红灯笼、火红亮眼的中国结挂在校园各处,让进入校园的同学们眼前一亮,不仅如此,校长王哲红也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装有中药的红色福袋。王哲红告诉记者,这个福袋不仅有一定的提神功效,还蕴含着对孩子们的祝福,希望他们平平安安。
而在蔡塘学校门口,6个测温点前的地面上也印有一朵朵“白云”,用于排队测温保持间距,行政办主任陈倩倩说,这也为即将面临中考的孩子们送上“脚踏祥云”的美好祝福。
[花絮]
“再见了
钉钉”
学生制作视频告别网课
“拖着行李箱走进校园,再见了,钉钉。”伴随着音乐响起,学生与老师的合影、上课打卡的截图、校园美景的照片不断闪现,火炬学校初三3班班主任黄志敏老师点开手机,忍不住向记者分享同学们自制的“告别钉钉”的视频。黄志敏告诉记者,上周五开完家长会,通知开学事项后,她就开始陆续收到同学们发来的自制视频,同学们在视频里为好朋友加油鼓劲,还有人通过视频向老师传达思念之情。
即使是在家上网课,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不少。黄老师在朋友圈分享生活动态,竟然有“淘气”学生直接留言:“老师,你是不是胖了?”“没有!绝对没有!应该是口罩惹的祸。”黄老师赶紧在朋友圈回复道。当记者问及在家期间最想念谁时,不少学生脱口而出:“班主任!”
厦门六中初中部,学生有序间隔排队,接受体温测量后入校。(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只待明日
来相见”
学生写诗寄托返校期待
“思念竟是止不住/那楼的红砖青葱/那楼的书页纷飞/那楼的人影绰绰/何时归,何时归/只待明日来相见……”前天,厦门一中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由多位初三学生创作的组诗《你是春天,永远有花;我是少年,永远有光》,从诗中,可以看到同学们对回到学校的期待。
上述几句诗由初三6班的高明玥同学创作,她说,她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班级所在的“五三楼”。“这栋楼修建于1953年,历届的初三6班都在这里冲刺中考,很有历史意义。上学期,大家也在这里一起努力,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即将回校的激动,终于能和朋友见面的喜悦,为未来努力的决心……好多情感掺杂在一起。”高明玥说,在得知即将开学的消息后,她花了一个下午加晚上的时间创作。
厦门一中教研室副主任陈燕梅告诉记者,假期时,初三语文组鼓励学生们用“三行诗”的体裁创作,可以自选主题自由发挥。虽然不强制,但同学们都踊跃参与,从作品内容来看,多以描写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学校的思念之情为主。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