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便于垃圾分类的环境比喊口号更重要

04.06.2019  11:34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作为“最难推广的一桩小事”,垃圾分类工作这些年在各地艰难推进——这点从相关主题近日屡占热门综艺“C位”中可见一斑……北京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12年3月又率先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国内首部以立法形式规范垃圾处理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在条例颁布7年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委托相关公司对市民生活垃圾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显示,不足两成公众了解条例的核心内容,而能够准确投放厨余垃圾的居民也仅有两成。(5月29日《新京报》)

  随着政府的推广和社会的呼吁,垃圾分类越来越融入市民群众的生活,不少鼓励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走进了市民的视野。我们不断呼吁社会民众,垃圾要丢对地方,公共场所的垃圾桶也标注分成: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多源于口号喊得多,而便于垃圾分类的环境没有营造起来,口号无法转化为市民群众真正的行为习惯。

  居民垃圾的分类投放是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的第一个难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最多的力气被放在了在宣传栏、标语、公益广告、网络等载体宣传上,在孩子们的教科书上进行了内容的增设,以至于说起垃圾分类,市民群众多多少少都懂得一些,能说出一些,但一旦涉及精准投放,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要使市民群众做到精准投放,要从创造环境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垃圾分类之初,市民群众多多少少对这种新颖的形式感兴趣,不少家庭“学校教、家里做、分好类”,结果小区只有“一个桶、一起放、齐拉走”,瞬间把市民群众的热情浇灭了。更有甚者,小区有分类垃圾桶,看似种类齐全,分好类拉走后,得到的却是一并处理的结果,一并掩埋的不是垃圾,更是市民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市民还会参与?会支持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鼓励大家的文明行为,不只是要做意识形态上的引导,更要提供能让文明行为得以实施的物理环境、配套流程、服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口号”深入人心,并自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有一种理论指出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85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头1~7天左右,必然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7~21天左右,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一不留意,就回复到从前,需要刻意提醒;21~85天左右,才能逐步自然起来。而这样的过程,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标语、几份倡议就可以做到的。垃圾分类,需要的是督促和鼓励,需要时不时有人善意地提示,时不时有人帮助分类,时不时有人巩固知识点。虽然过程会比较艰难,需要的时间比较漫长,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比较高,但是一旦养成,就可以长久维系,从而改变整个环境氛围。

  人人都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只要机制健全、设施完善,便于垃圾分类的软环境创造好了,垃圾分类的理念不仅得以推广,全民行动也指日可待。(作者:持墨,鼓楼区委文明办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