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新闻传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05.09.2016  18:31

  8月31日,中宣部召开创新新闻传播工作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创新是新闻传播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是巩固主流阵地、壮大主流舆论的必然要求,要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不断开创新闻传播创新新局面。(9月1日 人民网)

  面对当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出现的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挑战,新闻传播工作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只有创新,让新闻传播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才能让新闻传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让新闻传播工作之路走得更远。

  创新,才能让新闻传播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时代不同了。今天的时代条件、舆论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过去对比,都有很大的变化。这确实让新闻传播工作难度增大了不少。新闻传播如果缺乏创新,一味地源用陈旧的“模式化、套路化,语言生硬、形式刻板”的宣传传播方式,那么,势必难以让群众接受,以及参与,更不用说可以打动他人了。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展新闻传播工作,它的吸引力、感染力就会减弱,效果就会大大地降低。反之,针对同样的新闻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掘,并将时代的元素进行融入,并注重文字的表达技巧,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甚至动画等多种表达方式,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让更多的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才能赢得广大读者群体参与,才能让新闻作品增强震撼力、渗透力,更好地沁入人心,才能赋予新闻传播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导向作用。

  创新,才能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新形势下,新闻传播工作根本任务没有变,但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理念陈旧,缺乏创新,长此以往,新闻传播将是“一潭死水”。新闻传播工作,有着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要做好新闻传播工作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新闻传播工作,就不能“一个模式、一种做法、一套话语” 。针对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新闻传播工作就要找准切入点,改进文风、话风,让群众喜闻乐见。既要区别对待、有的放失,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要注重提高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让新闻传播能入眼、入耳、入心,取得实效。

  创新,才能让新闻传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新闻传播从以前的黑板报、宣传单、小喇叭广播等模式,发展到现在诸如报刊、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体。伴随着新兴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更多了。新闻传播工作不能拘泥于轻车熟路,满足于习惯套路,否则,跟不上发展步伐,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恰当地运用新闻传播手段,才能做好新闻传播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融入变革潮流,要着眼于覆盖,着眼于群众,加快对新兴媒体力量的投入,开拓和占领这一新阵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不断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主动有效地引领舆论。我们的新闻传播工作才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闪亮起来、站住脚,打开工作新局面。(漳平市委文明办 陈开冬)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