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促红外线医疗保健作用凸显

21.05.2014  22:48

   创新启示录

  红外线是1800年英国科学家William Herschel在研究太阳光谱时意外发现的。他观察到在太阳可见光谱的红色光线之外,还有一段波长较红光长且非肉眼所能看到的光线,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并将其命名为红外线[1]。红外线自发现以来的200多年间,人们不断的对其进行探索研究、开发和利用,但主要集中在军事、国防、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如红外夜视、红外侦察、红外光谱分析、红外测温、红外报警、远红外节能材料、红外传感控制、红外加热干燥等方面[2-4]。然而在医疗保健领域,人们对红外线的研究使用相对较少,对其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直到上世纪60年代,红外线才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主要是用于红外诊断[5,6];70年代,红外治疗开始兴起,并逐渐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5,7,8]。近几十年来,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在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及开发相关产品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在国内也逐渐重视和发展起来[6,7]。

   太阳中的“生命之光

  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属电磁波辐射中能产生热效应的一段频谱,其波长范围为0.75µm-1000µm,波长相对较长,光量子能量较低。红外线是由于物质内部的运动变化(主要是分子、离子、原子等振动、转动等)而辐射的电磁波。其产生原理主要是组成物体的原子或分子不停的运动,从较高能级状态跃迁到较低能级状态,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从而产生红外线。同理,物体原子或分子处于较低运动状态能级时会吸收一定能量的电磁辐射。一般情况下物体的组成结构不变,其能级差也不变,故物体吸收和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基本一致,即物体吸收的红外线波长和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相等。

  生命体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及水分子,都能和红外线频段的电磁波发生响应,产生吸收或辐射效应,如磷酸化蛋白的10.3μm吸收峰,核酸分子的9.76μm和8.06μm吸收峰,蛋白质分子的8.66~8.53μm吸收峰和水分子的6.07μm吸收峰等[9-11]。

  一切生命体,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体,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经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可以吸收及辐射红外线。如果把人体作为黑体辐射,在体温37℃时,辐射的峰值波长为9.35μm[12],故人体会吸收以9.35μm为中心波长的红外线。国内外许多研究报道,太阳光线中6-14μm波段的红外线在生物体生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被业内称为“生命之光”,得到广泛的应用[13]。

   红外线具有临床医学效应

  研究证明[14,15],红外线对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用红外线照射皮肤,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细胞内外分子振动加剧,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15],激活生物大分子和水分子,从而激活细胞,产生积极的生物医学效应。

  红外线在生物医学方面最原始的应用应该是日光浴,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红外线的认知逐渐加强。就我国而言,红外线治疗始于70年代。据文献报道,1978年开始,姜玉梅等[16]用红外线辐射器对急性扭挫伤、腰肌劳损、冻伤等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扭挫伤疗效显著。1979年,朱龙南等[17]以锆英砂板作为远红外线发射元件制作成远红外辐射治疗器用于临床,结果显示:治疗器对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神经与肌腱疾病、相关内科疾病、相关皮肤疾病有一定的疗效。80年代开始,随着“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简称“TDP”)的应用,红外线的生物医学效应和临床应用功效引起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1,18,19],具体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红外线治疗和辅助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皮肤及皮下组织,将吸收的红外线能量转变成热,引起组织内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加强。同时红外线能加快局部渗出物吸收,促进肿胀的消退,使骨骼肌张力降低,有利于对抗肌肉痉挛、劳损,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症状等[20]。

  朱峥嵘[21]等利用红外理疗按摩床结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治疗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达到98.08%,疗效显著。卓青山[22]等利用远红外线治疗腰背肌劳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蔡小莉等[23]利用红外线并结合电针治疗踝关节扭伤研究表明,电针加TDP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高,见效快,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