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创优诉讼服务 安商暖商提速发展

17.06.2020  10:10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福建省侯县人民法院主动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评价标准,瞄准影响审判执行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堵点问题,创先创优、安商暖商,进一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源头治理,妥解金融风险

        闽侯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县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逐年递增。然而由于一些银行企业信贷管理存在漏洞,以及被告消极应诉、拖延诉讼等原因,案件审理存在送达难、周期长、执行难等问题。由此加剧了一些银行不愿贷,中小微企业贷不到的现实困境。

        为强化难点热点问题的司法应对,推进金融纠纷源头防范化解,今年4月,闽侯法院为金融企业量身定制金融借款合同文本,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妥善化解金融风险。针对送达难,在文本中增设送达地址确认书;针对周期长,增设小额速裁条款;针对执行难,增设诚信与法律风险告知条款等。这意味着,有了这些预先设置的条款,一旦发生法律纠纷,金融企业就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渠道寻求司法救济。

        这一系列举措让金融企业吃下定心丸,敢贷、愿贷;广大中小微企业能够贷得到、依约还,安心谋发展。自4月份推行以来,合同范本已被闽侯9家银行采用,签订合同277份,金额达3亿多元。

        工艺品产业是闽侯的支柱产业,县内工艺品加工生产企业超过600家,其中350多家拥有自营出口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些企业中的一些小微企业订单锐减,经营困难,急需资金扶持。

        面对企业融资难的呼声,闽侯法院及时搭建银企共建桥梁,促成银行以转贷、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纾解企业还款压力。截至目前,该院已助力18家工艺品企业新贷或转贷320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提速增效,重构办案流程

        今年1月15日起,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在全国试点推进。作为试点单位,闽侯法院抓住改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重构办案流程,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闽侯法院院长林秀榕告诉记者,“我们以试点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打造‘调、立、审、执、破’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更强的决心、力度和举措,提办案速度、降诉讼成本、增司法便利、优司法服务。

        闽侯法院围绕世行评价标准中“合同执行”的“时间”“成本”和“程序”三个维度,对审判执行进行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的重构优化。通过强化诉前保调对接,设立保全中心,集中办理诉保全流程工作,引入责任保险担保机制,为金融债权实现提供有力保障。与此同时,该院与省消保中心共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依托“诉调对接派驻工作站”“法官工作室”和在线调解平台等,开展多元解纷、司法确认工作。今年1至5月,该院共受理商事案件2187件,经调解撤诉936件,诉前化解177件,司法确认137件。

        为打通影响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闽侯法院加强执行分段集约,抓好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建设,深入推动执行攻坚。他们自主研发了执行案件“三色管理”系统,将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分为“执行能”的“绿色案件”、“执行可能”的“红色案件”和“执行不能”的“黑色案件”,进一步强化对执行案件中执行人员、涉案款物、执行措施的监管力度,提升执行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今年1至5月,闽侯法院共执结案件2428件,执行到位金额2亿多元。

        放水养鱼,摆渡企业重生

        破产,对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意味着淘汰出局。闽侯法院不断探索完善破产企业识别机制,对具有挽救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企业,综合运用预重整、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等手段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企业再生;对产能落后、不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快速推动破产清算,引导其依法有序退出市场。

        福建某酒业公司是一家具有50多年酿造历史的黄酒生产企业,其拥有的“青红”品牌曾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明星企业却因经营不善遭遇危机。2019年,该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同年12月25日,闽侯法院依法裁定批准公司重整计划草案。

然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重整投资人按期执行重整计划的进程受阻。如果重整计划不能按期执行,该企业将被宣告破产。为帮助重整投资人度危为机,闽侯法院依法延长了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这使他们有了喘息之机,得以抓紧时机清偿债务,安排经营事务,重整旗鼓复工复产。闽侯法院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兼顾破产企业、企业员工、普通债权人的利益,促进多方共赢。该案今年入选福建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