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刘云浩: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先进技术初看与魔法无异

17.03.2017  17:39

  刘云浩作“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主题演讲。

  福州新闻网3月17日讯(记者 张志滨)人工智能是怎样诞生的?物联网意味着什么?政府部门该如何应对?17日上午,第八期“左海大讲堂”在福州市委党校举行,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刘云浩作“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主题演讲,为我市500多名领导干部和企业界人士作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生动的报告。

  谈及互联与新工业革命发展,刘云浩援引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克拉克第三定律”:“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他补充说,如果专家跟你说什么事会发生,那是对的;如果说什么事不发生,那就未必对了。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部计算机诞生至今,人类与计算机发生着怎样的关系变化?刘云浩对此概括称,从1946年到1970 年,人要想办法和机器说话;1970到2000年,让机器和机器之间能说话;2000年至今,让数字的网络和物理世界共融,学术界称为“信息物理空间”,在中国叫“物联网”,即,人要通过网络化设备和整个自然界说话。

  刘云浩提出,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但是,物联网的发展在技术碰到很多瓶颈:一是部署和维护的成本;二是大量低成本节点供电。

  “任何事情和设备必须从主动部署变成无意识配合,最终完成大规模、复杂的社会感知任务。”他认为,自2004年以来,已有许多案例通过“群智计算”等方式来破解物联网技术瓶颈。如,许多群智感知任务通过众包方式完成任务的分发与收集利用,通俗点说,即,需要完成的任务,以游戏等形式,通过网民自发自愿、不花钱参与完成。

  刘云浩说,想和自然界说话,就要有感知能力,目前,淡化传感器而获得感知,也有些许成功经验。如,从电视塔获取感知能量,从电风扇的声音、转速,或是从汽车的转速等渠道,都可以在淡化传感器的同时获得感知。

  信息技术与工业革命是什么关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快速推动新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是促成新工业革命的推手。”刘云浩回答说,工业革命是自下而上,从生产自动化往上走,信息化革命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涉及计算和信息处理;新工业革命是两者结合,因为有了信息革命,才能产生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

  那么,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他举例说,在互联网发展历程中,有三大“镇界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先后提出: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月翻一番;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网络的有用性(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

  刘云浩认为,在万物相连的物联网时代,2015年,150亿产品接入互联网,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00个亿。“这在未来,就很有想象的空间,正如克拉克第三定律所言,‘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但刘云浩也提醒,政府部门面对势不可挡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事物,不要担心害怕,或是排斥规避,但也不能过于急躁,硬赶这股热潮。“术业有专攻,最重要的是人才,要为这些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