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投诉相同为何厂家回应不同?

17.08.2014  19:55

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南辰)针对近期消费者反映较多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对新速腾的缺陷调查,已组织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跟踪监测,对消费者提交的投诉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组织专家对相关故障车辆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已约谈一汽大众公司,要求一汽大众公司尽快解决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积极配合缺陷调查,切实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部分新速腾消费者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的信息得到了重视,并引发质检总局相关部门启动缺陷调查。在质检总局发布启动缺陷调查消息后不久,一汽大众公司立刻正式回应:“对此我们十分重视。我们将全力配合国家质检总局此次调查。

奇怪的是,在质检总局宣布启动针对速腾的缺陷调查之前,一汽大众还发布过一份强硬的官方声明,称根据最新诊断报告显示,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一汽大众将严格按照国家汽车三包的相关规定来保证用户的权益。

看来,是不是“极个别案例”,到底是应按照汽车三包还是汽车召回法规保证用户权益,不能由厂家一方说了算,最终要以消费者有效投诉的数量以及相关部门的缺陷调查为准。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缺陷汽车产品投诉,厂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大多数消费者会先选择向厂家或者经销商投诉。因此,通过厂家的信息搜集反馈渠道,某一类车型某个问题有多少投诉不难查清楚。

问题在于,消费者打厂家售后“800”电话投诉,得到的待遇多是客服人员客客气气听你投诉、拖拖拉拉解决问题,或者干脆不给你解决问题。如同明里笑脸相迎,背后拿出的却是滚刀肉嘴脸,消费者往往一头碰在软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