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省冷链物流发展主要任务之一:突出区域特色 优化空间布局

12.08.2016  19:13


以满足生产、流通发展和消费需求为目标,重点布局销区和物流枢纽城市低温物流园区、产地低温集配中心和物流集散地的中转集中区,做到既突出区域特色,又体现各板块互为配套、互为补充和互为带动。


枢纽、节点城市重点布局建设低温物流园区。 2020年前,各设区市至少建设一个与本地产业布局和消费需求发展相适应,有特色和前瞻性的低温物流园区。福州重点改造提升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建成水产品低温物流园区;改造升级南通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果蔬、冻品低温物流专区。厦门在海沧区配套建设低温物流园区,在中埔水果批发市场设立低温物流专区。漳州重点建设漳龙物流园区和海峡农产品物流城低温物流专区。泉州重点在洛江区新建一个低温物流园区,并将华州、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为水产低温物流园区。三明在沙县规划建设农产品低温物流园区,另依托三元区名城冷库建设水产、畜禽肉低温物流专区。莆田在涵江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个低温物流园区,在闽中蔬菜批发中心建设低温物流专区。南平在海绿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低温物流专区。龙岩在海西农产品物流交易城建设低温物流专区。


产区重点布局农产品低温集配中心。 在特色农产品产区分类发展预冷设施,打造一批特色产品低温物流集配基地。漳州、泉州、三明、龙岩、南平等重点发展水果、蔬菜、竹笋、食用菌、鲜花、畜禽肉食品的冷链预冷和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宁德在三都澳食品公司已建成的5万吨冷库的基础上,在蕉城区建设一个专业水产品低温物流集配中心。


沿海港口重点布局低温物流中转基地。 发挥港口区位优势,突出自由贸易试验各片区、福州新区的政策优势,顺应对台、港澳地区及海丝沿线国家等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流量快速扩大新趋势,重点在福州港、厦门港、湄州湾港、新泉州港等沿海港口以及具备海陆联运条件的晋江陆地港等,布局建设一批港口低温物流中转基地,满足进出口岸肉类及海鲜、水果等商品中转、分拨需求。闽清、南安等围绕进口活牛加工基地,建设一个冷鲜牛肉物流集中区;东山布局建设两岸水产品加工贸易低温物流集中区;平潭发展闽台水果和水产品低温物流中转基地。其它沿江沿海港口、机场以及铁路货运枢纽,建设一批集冷冻、冷藏、恒温、常温为一体的多温层、现代化加工配送中心。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加快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口岸办)积极服务和促进外贸发展,商务之窗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首席专家一行来我厅调研
为做好“十四五”服务业、服务贸易规划研究,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