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冠机械:传统企业升级需求激发行业技术改造风潮

12.06.2015  17:32

  福建新闻网泉州6月12日电  (张立建  陈龙山)从针对自身五金企业的设备改造,进而跻身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一员,百冠(福建)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冠机械”)如同一匹“黑马”,愈发引起行业关注。其中,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扒料一体机”已被不少五金行业企业采购,在行业内形成一股技改的热潮。

  “目前,五金行业工人已处于断代阶段,工人年龄层次以60和70年代为主,我所经营的五金生产公司中,80后工人所占比例不到5%,而且平均工资也比较高。”百冠机械董事长许昭挺表示,五金压铸作为一个传统工种,工作环境差、工作危险、生产效率低等因素一直困扰着企业。

  五金行业是名副其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熟练工人高度依赖,在近几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期内,五金行业被重重打了一棒。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如何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成为今后五金行业的竞争关键。

  为了改变自身企业也存在的这一现状,百冠机械历经多年研发,生产出工业机器人、“自动取料扒料一体机”、圆盘自动抛光机和平面自动抛光机等先进设备,随后该系列设备机器推入市场,立即引来行业轰动。目前,公司已获得“铸件毛坯自动扒料机”和“挂具自动退拉线”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许昭挺介绍说,“自动取料扒料一体机”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主要应用于压铸五金行业的前中端生产过程,通过工业机器人的自动机械手替代人工操作,把五金件的压铸成型、开模取件、扒料分拣等工序集合于一套装置上全自动完成,实现精准、高效、环保、全自动生产。

  “这一技术的诞生将改变石狮市压铸五金行业20多年来工件小、生产工序多、半手工、半机械化、劳动强度高、生产环境差的落后现状。”许昭挺介绍,“使用我司生产的自动扒料机后,能够将压铸环节工人量从10人骤减至2人甚至1人,装配机器设备更多的话,能够实现流水线作业,从量到质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走进百冠机械的五金生产车间,改造前后的压铸机器生产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的压铸机需要一名员工时刻照看机器,后续还需要两名员工进行分类存放,但是改造后的压铸机器则完全自动化成型、分类,并能够实现余料自动回炉融化。

  “改造后,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而且以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也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安全。”许昭挺进一步计算称,“若以每台机器配备10人及现有工资标准来算,改造后的机器设备每月可节省28000元,仅需4—6个月便可回收成本。

  抛光车间内,一排员工坐在矮小椅子上,利用打磨石进行抛光,一个班次下来员工手已经被喷得乌黑。“目前这一生产工序也在进行改造,将实现自动化生产。”许昭挺边走边说,“作为小五金抛光设备,其工艺要求更低,主要解决的是用整盘进行批量化生产,从而产生更多优势。

  据了解,由百冠生产的压铸工业机器人在浙江成批“安家”最多,浙江一五金厂有6条五金压铸生产线,去年安装了5套工业机器人。此外,四川成都、江苏、江西、广东等地客户也提出了订单要求。

  许昭挺介绍,百冠机械的产品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自身企业进行配套生产,而其他装备制造公司则是为了迎合市场而生产,“所以我们更加清楚压铸市场需求,所有的机器设备也是经过自身工厂的多次试用和数据采集,所以改良反应速度更快。

  许昭挺认为,泉州的压铸机需求量为5000台—6000台,市场前景良好。“目前,泉州地区拥有压铸机2000余台,全面实现改造后,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超6亿元,实现‘机器换工’万余名,将显著提高当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广东及其他省份的五金行业改造影响也极其深远。

  下一步,百冠机械还将在原有的自动扒料一体机基础上进行视觉系统、运程感应等大数据分析和改进,真正从自动化生产过渡到智能化生产。许昭挺还表示,“我们将致力于帮助五金行业实现转型升级,而不仅仅是销售一台机器,要为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帮助公司实现从自动取器、扒料、回线、抛光等每个工序的智能化生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