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苹果新品种被偷损失上亿 承认管理存漏洞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10月18日,青岛崂山区北宅毕家村果木培育基地的3棵“糖木甜富士”苹果树全部被偷。青岛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副所长韩明三欲哭无泪,表示“这是用于研究的苹果,没想到一夜之间被偷光了,估计偷的人也不知道这些苹果的价值远大于吃。”
据了解,计算科研结果投入市场后的效益,只是青岛地区使用,损失已经上亿。因此,这起号称“上亿元”的“苹果盗窃案”立刻引发了巨大关注。可是到底这些苹果是谁偷的、是怎么被偷的,这么珍贵的苹果,是否得到了与其价值相符合的保护措施呢?
果树所在的培育基地园区大概有一百多亩地,用不到一人高的铁栅栏围着,往里走是一片用一米七左右的铁丝网围着的果园,隔着铁丝网可以看见果园中央失窃的苹果树,树顶上罩着白色的隔离网。在最外面的铁栅栏和果园周围的铁丝网上,有缠了一半更高的铁丝网。据周边村民介绍,这是这两天新加上的,还没有缠完。昨天上午,已经有当地公安部门来到现场勘查。一名果研所的负责人告诉警方,并不是网上所说“被偷光了”:
公安:谁做课题来说说,哪几棵树?就这三棵?
村民:不是往里边还有呢。
公安:你说这一颗,上边别的都不小…
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外围铁丝网更近的也有结了果的苹果树,为何小偷舍近求远,只偷最中间、难度最大的苹果?在勘查现场,就有办案人员提出这样的疑问:
办案人员:这个离得这么近便怎么不偷这个?这个果不好?这个不值钱?
但是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旁边别的树也被偷摘了,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三棵树损失最为严重。被偷摘的3棵果树是从6、7年前开始研究,从栽下到结果需要四五年,今年是第一年结果,研究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本来预计25日收果。从剩下的苹果来看,的确个头大,卖相也好。由于此前有报道称“损失上亿”,所以这一案件,从派出所到区公安局都来到现场。但对于“损失上亿”的说法,这名果研所的负责人对警方表示,这只是在算“间接经济效益”的帐:
公安:三棵怎么能损失几个亿呢?
果研:好的话,这个品种肯定很好,你们现在看看品种怎么样?一个间接经济效益,一个直接经济效益。把这个品种偷绝了,我们科研数据都没有了,我们要采科研数据,采果的话都是从树的各个部位。
今天上午,记者从果园正门进入,没有遇到任何阻拦。这些珍贵的果树周围铁丝网上方挂着的白色防护网,不少地方已经有了巨大的破洞,记者在周围寻找,并没有发现看守人员。院内也没有任何显著标识,告知这里的果实“不能摘”。记者发现,周围的不少果园即便没有严密的防卫措施,但是好多都是养了狗,外人一靠近便极其警惕地吠叫,但是果研所的培育基地却连狗都没有。到底这些珍贵的苹果是谁摘的?果研所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可能是附近的村民:
工作人员:我想着就是当地的。
记者:当地的村民。
工作人员:肯定是他们。
但是附近一名村民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说,苹果又不贵、也卖不上价,犯不着去偷:
村民:我不知道。
记者:您不清楚啊?
村民:嗯,现在生活好了,集上有的是,花20块钱一大包,天天在集上都有卖的。
记者:天天都有卖的。
村民:嗯。
昨天,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事件造成2014年试验数据丢失,2015年将继续进行这一项目的研究,承认基地管理存在漏洞,表示“除了加强人防工作之外,要紧急设立红外线监控等技防措施,确保做到24小时昼夜有效监控”。记者来到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但相关负责人并未露面。那么,这起案件造成的损失到底如何评定?此前投入了多少科研经费、多少用于培育新品种?继续研究下去的可行性有多大,将会增加多少投入?是否果茶研究所真的连防护措施、乃至狗都养不起?记者提出要了解这一项目科研经费的使用相关情况,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声明是经过农科院领导定稿的,声明中没有提到的都是“不方便说的”:
工作人员:苹果的事情我们昨天在新浪微博上已经发了一个声明,就这个情况,你们再了解也就这么多。没有说的就是我们不方便说的。(记者潘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