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数百亩农田被淹 疑房产开发致港道排水不畅

03.06.2014  10:18

  村民反映:因填土的阻挡,导致港道不畅

  ●漳浦杜浔镇数百亩农田被淹,积水达一米多深

  ●村民反映:因房产开发填土导致港道排水不畅

  东南网6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惠玲 张伟华)“由于排水不畅,我们这数百亩农田都被淹了。”昨日,漳州漳浦杜浔镇林前村的村民致电导报漳州新闻热线0596-2056315反映,林前村的排水港因房产开发填土导致排水不畅,加之近日来连续降雨,数百亩农田被淹没,积水深达1米多,汪洋一片,田里的秧苗遭受灭顶之灾。

  现场:大片农田变成泽国

  在林前村下吕自然村村道旁,导报记者看到此处的连片农田已是水满为患,水面上还漂浮着些许水稻茎秆。村民老何蹚着水走下去,积水直接淹过他的肩头,水深达1米多,远远望去,一片汪洋。

  据村民介绍,林前村原有一条排水港(本地俗称“东港”),上至霞美镇,途经六五盐场,直通大海,是村里最主要排水通道。

  在排水港中下游,导报记者看到,因房地产开发填土,土堆高度比原有的水港水面高出五六米。排水港周围的许多沙质地瓜田的田埂也有被水冲过的痕迹,地瓜苗七零八落地躺在沙地上。“积水太深了,都可以当游泳池了。”许多村民笑着对导报记者说。

  被淹过的瓜田,阳光一晒,都烂掉了

  村民:港道被截排水不畅

  “从去年开始,因为排水不畅,只要一下大雨,好几百亩农田就经常被淹。你看这边这些农田,稻谷才刚播下一两个月,这水已经淹了快一个星期,就算过一两天能够退水,被太阳一晒肯定都烂掉了。”村民蔡先生说,有村民下水一摸,水下面的稻秆上已经布满福寿螺,大部分稻秆已经被福寿螺啃断。“这样下去,我们肯定颗粒无收,这可怎么办?

  导报记者了解到,附近几个自然村也因此损失惨重,被淹没的农田就达四五百亩,而受到影响的农田更是有千余亩。

  村民李先生介绍,自从去年世纪金源房产开发商开发这片土地,把排水港拦腰截断,从中下游填土,而后在截断的地方,挖一条小水港接在东港中上游没被截断的地方,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水路。“但是,开挖的小水渠根本满足不了排洪需要,况且这开挖的地方是沙地,那么高的填土摆在那,排水的能力大大减弱了。

  回应:将建百米宽排水港

  对此,林前村村主任卢永达解释,村民所反映的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林前村地势低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经常出现农田被淹没的现象。村里面也想很多办法,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次会出现积水主要原因就是地势低洼和连日来的大雨。“我们村是古雷镇搬迁古雷港的主要安置区,而世纪金源所建的就是一些安置房,因为建设需要,堵掉了‘东港’,临时开挖了排水管道。但相较于‘东港’,新建的排水管道其实是优化了,宽度都是8米左右,但河床加深了,水的流速比以前更快。”卢永达说。

  对于村民所提出的工地上填土会堵塞排水管道,造成排水不畅,卢永达说,确实会有一些影响,但这些土堆主要是在河岸,而河道他们一直在极力清理,估计两天后积水就能退掉。“我们有帮村民买水稻种植险,目前也在联系保险公司到现场查实,希望能够弥补一下他们的损失。”卢永达说。

  那这个排水管道接下去又要如何规划呢?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局长李耀坤表示,在整个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规划中,“东港”将拓宽为100米宽滨水区域的景观河道,建成后的这道不仅将成为该区域最大的排水港,也将成为该地产业区和生活区的隔离带,届时,排水不畅的问题将能得到解决。

  微评

  谁来怜悯农民

  辛苦耕作的农田,突然变成了“水乡泽国”;辛勤的汗水变成了“积水”。一年的劳作化为乌有,谁来怜悯他们?

  村民们质疑是开发商把排水港拦腰截断,导致排水不畅造成的。

  不过,不管是村部还是有关部门,并不正面承认是这个原因,或只是承认“有一些影响”,并不认为是主因。

  但不管是主因还是次因,和以往相比,此次东港的排水更不畅是事实,村民们的数百亩农田被淹是事实,一年的辛苦劳作面临颗粒无收是事实!

  又有谁来怜悯他们?

  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想方设法把农田里的积水排尽,恢复正常;想方设法开渠畅通,杜绝今后此类悲剧的发生。

  怜悯一下农民,至少让他们的辛勤劳作能得到应有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