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农民工冻死街头是一支民生温度计

23.12.2014  16:54

  12月21日一早,露宿南京街头的安徽人老崔,被发现肢体冰凉,没了呼吸。这名47岁打工者的离去,在安德门周边的打工、流浪人群中,并没引起太多的关注。大家依旧忙着自己的事,天渐渐黑下来时,他们又来到桥洞里、屋檐下,瑟缩着度过又一夜。记者探访发现,救助站本可成为无着人员在寒夜中的避风港,但很多人选择拒绝。“我们不想把时间耗在救助站里。”这是民工的心声,也是救助工作面临的尴尬。(12月22日《现代快报》)

  最近,南京市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尽管南京市救助站开展过流浪人员救助活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外来工老崔却冻死在南京街头。当然,我们可以把老崔之死解释为偶然现象,不能据此全盘否定救助站的救助诚意(救助站也表示一些外来工拒绝进救助站)。但是外来工为何拒绝救助站的好意呢?用部分外来工的话来说:“我们不想把时间耗在救助站里。”诚如斯言,尽管救助站可以为他们提供临时救助服务,但是,救助站是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场所,并非外来工的免费住所。按照相关规定,住进救助站的人,不仅不方便外出打工挣钱,而且最终都会被送回原籍。这显然不是想在城市挣钱的外来工希望看到的。

  从理论上讲,这些露宿外来工可以选择租房或者住旅店,但是对于靠打零工为生的外来工来说,微薄的收入要赡养老人、抚养小孩,他们哪里还有余钱租房、住旅店?虽说冬季露宿街头的滋味很不好受,但是如果不露宿街头,他们又将住到哪里?在房价高企的当下,房租与住店无疑是横亘在低收入外来工面前的一座大山,叫他们如何翻越大山,追寻自己的临时家园?

  老实说,现在政府和社会也在关注、帮助外来工,特别是帮助他们讨薪、敦促用人单位与他们签定劳动合同等等,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但是外来工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仍然令人担忧。我们解读露宿外来工冻死街头的个案,不难发现外来工的生活环境太恶劣。他们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却只能露宿街头。如何不让人同情?城市的亲和力、包容胸怀又体现在哪里?

  曾有报道说,部分工厂为外来工提供夫妻房,解决夫妻同城同厂打工,被迫分居的现实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反响强烈,但是能够享受“夫妻房”温馨待遇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指望所有老板都良心发现,血管里流淌道德血液,主动为外来工排忧解难,拿出资金改善外来工的居住条件并不现实。何况,打零工的外来工根本没有固定的老板。生活重压之下,外来工寒冬冒险露宿街头,让人同情,也让人忧虑。

  外来工冻死街头虽是个案,但是司空见惯的生活困境背后,隐伏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除了救助站要认真履职以外,政府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反思自身工作是否到位。寒冷天气是一场特别的民生考试,有关部门已经在救助露宿外来工的民生试卷上书写了不合格的答案。如何杜绝类似悲剧发生,值得有关部门反思。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把外来工的生活环境质量纳入对企业考核的硬指标,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工人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另一方面,政府要把对外来人员的关爱下沉,拿出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比如,根据外来工的分布特点与生活规律,建设免费或者收费低廉的外来工公寓,向他们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等等。

  关注包括外来工在内弱势群体的现实生活状况,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制度体系,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检验着政府的民生温度,是民众的期待,更是政府的责任。(叶祝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