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一教授领衔发明“植物负离子机”

12.02.2015  11:41

  福建好山好水好空气可以吸引无数的外省旅游者,而人造的福建好空气同样也将成为一大卖点。昨日,福建农林大学宣布,我省首个植物与机电相结合的跨学科创新产品——“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又名植物负离子机)问世,可以实现把森林搬进房间的梦想。这就意味着通过电脉冲刺激植物就可以创造室内天然氧吧。据悉,该创新产品由该校老教授郑金贵领衔项目组研发出来的。

   现场直击

  1分钟之内最高造25万个负氧离子

  昨日,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的研发中心,受邀见证了“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的神奇效果。在1分钟内,3棵普通的绿色水培植物1米之外产生25万个负氧离子。

  “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像一个斜切开的圆筒形容器,最底部是两个按钮,分别是“开关”和“风扇”,在两个按钮的两边分布着4个感应器。在容器中,则是三棵水培植物,高的一棵是“万寿竹”,低的两棵是“万重山”。在容器的后部是一个风扇。1米之外,摆放着一个标准规格的负氧离子测试器。工作人员打开开关大约10秒之后,负氧离子测试器上的数值开始跳动,数值逐步上升,最高的时候达到25万多,随后在该数值上下跳动。笔者将脸部靠近“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的正面,可以感觉一股清新的气流飘来,和在山林中瀑布下的空气相似。如果用手部靠近植物,可以感觉植物的叶片上飘出轻微的气流。

  “这就是植物本身产生的负氧离子了。”工作人员介绍说。

  当用手碰触到植物的叶子时,马上感觉到一种针尖刺的静电。“这是电脉冲,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不是实验测试,我们会把‘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的感应器打开,这样人的手一旦靠近就会马上关闭电源。因为这是在实验测试,所以临时关闭了感应器。

   植物负离子机的原理

  电脉冲刺激水培植物根部产生负氧离子

  “经过6年的努力和多年实验测试,我们发现当电脉冲刺激金边龙舌兰等水培植物的根部时,1米处产生负氧离子的浓度平均可达到12万。”郑金贵说。

  “我们在科学研究当中发现负氧离子非常重要,对身体健康非常好。”郑金贵说,如果去森林公园,人就会心旷神怡。在超市里面、在繁华的都市,人就爱睡觉,精力就没那么充沛,核心就是负氧离子含量差异很大。超市、繁华的都市负氧离子是30,很多情况负氧离子都是0,而森林公园有5000,10000,20000的负氧离子,武夷山最高12.1万的负氧离子。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心旷神怡。

  据郑金贵介绍,“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的原理是由机电专家设置一个刺激仪,刺激水培植物的根部,水培植物的根部受刺激后就会产生很多负氧离子。经过多次实验,专家们设计了刺激仪放在下面,水培植物放中间,电插进去以后就产生很多负氧离子。两米以内都相当于森林公园的空气。

  据检测,室内负氧离子一般都是500左右,通过“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则可以产生两万多的负氧离子。也就是说只要在两米以内都可以呼吸到相当于森林公园的空气,可以使人在室内持续有活力。不过,专家也发现,他们测试的69个科309种几千株的植物中,只有18种植物受刺激后会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而这18种植物的养护就是更换水和营养液。植物的类别也比较普通,例如“龙舌兰”至少可以养半年、“七彩铁”和“三色铁”可以养三个月左右。

  据悉,目前这样的一款“植物负离子机”的耗电量只有7W,能耗极低,有望在2015年通过产业化走进百姓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