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补短板不能止于“解近忧”
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也是精准扶贫资金的重点投入领域。如果仅仅就扶贫工作来看,筹集资金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确实是“精准滴灌”;但如果放眼工作全局,不管村情差异,对所有贫困村花同样的钱办同样的事,则是一种新的“大水漫灌”。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规划,也要根据发展趋势和具体村情详细分类,用经营城市的思维长远谋划,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近段时间,笔者在采访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地方花大力气为贫困村修路、通水、盖房,赢得群众点赞,这本是好事实事,皆大欢喜。但欢喜背后却有隐忧,近些年,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形成许多空心村。今天投入巨资建设,明天人走村空岂不浪费?
这也让笔者想起几年前,有位县长说,为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他用三四年时间,整合各方资金,为全县的农村小学都盖了新教室,但是建好后发现,很多学校没有学生了——大量的农村学生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新修的教室就这样成了闲置的空房。
其实,这两件事反映的是一个问题,即农村发展需要有长远规划。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村乃至农村地区发展的短板,也是精准扶贫资金的重点投入领域。如果仅仅就扶贫工作来看,筹集资金有针对性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实是“精准滴灌”;但如果放眼一个地方工作的全局,不管村情差异,对所有贫困村花同样的钱办同样的事,则是一种新的“大水漫灌”。
造成这种新“漫灌”,大体有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看,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施工到建成投运,需要一定时间,而很多地方的发展又是动态化过程。一些项目按照当初的需要设计投运后,当地发展已出现新面貌,有的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有的却又超出实际需求。从主观看,不少地方对覆盖率、入户率、通畅率等容易从数字上反映出的局部效益、眼前效益考虑得多,对项目实施带来的长远效益、综合效益评估得少;对农村地区发展也容易孤立考虑,缺乏城乡一体化的长远规划和设计。
其实,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规划,也要根据发展趋势和具体村情详细分类,用经营城市的思维长远谋划,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既要考虑到发展阶段,立足当前短板,放眼长远趋势;也要考虑到发展模式,有普惠性扶持,也有分门别类的因村施策。
一方面,要将农村补短板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统筹考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几年,不少贫困地区的发展要分两步走,即脱贫、小康。两者虽是不同阶段,但也有不少交叉点。比如,群众收入可通过不同层次的政策措施逐步扶持提高,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可将两者统筹考虑,争取一步建设到位,避免今天按照脱贫标准修,过两年又拆了按照小康标准建。
另一方面,要将农村补短板与新型城镇化统筹考虑。“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因此,在基础设施投入上,也要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发展程度较为成熟的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对“空心村”,要提前分析人口流向,有序做好人口转移,并对过渡阶段给予保障,避免追求覆盖率数字的一刀切投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精准扶贫资金,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必须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因为,补齐短板和提高资金效率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