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农村废品回收“娘子军”的生活状况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农村妇女,她们每天结伴出行,穿梭在城市中心以及附近乡镇之间,忙碌地收购废品。这是个在外人看来既累又脏的活儿,但她们心中却怀着致富梦想,承受许多艰辛,用勤劳的双手养家糊口。日前,笔者采访了几位收购废品的农村妇女,体味她们生活的酸甜苦辣。
■能卖钱的都是“宝”
“废书废报!破铜烂铁!有没有废书废报……”6月10日上午8点,家住涵江卓坡社区的郑丽英和林金爱就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沿途吆喝着收购废品。从新涵大街南面一路收过来,大概3个小时后,两人再沿路返回,这是她们经常跑的路线。
郑丽英告诉笔者,她们俩是组队找生意,两人一早一起出发,每天到点会合后,将一天“战利品”赚的钱平分。平日里,只要是废品收购站愿意回收的旧货、废铁、纸皮、塑料等,她们都会收,通常一天下来,转卖给收购站后一个人也有几十元的收入。如果赶上过节之前,整理房间清理杂物的人多了,有时候一天也能赚100多元。她说:“做我们这行,要碰运气的,收得多才能多赚点。”
■没有什么不“体面”
涵江萩芦崇圣村的李春梅是从事废品回收的“元老”,上个世纪80年代初,她就开始出门“闯荡江湖”了。她说,当年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收购废品完全是为了贴补家用;如今孩子都成家了,家中的经济状况也好了许多,但她还是闲不下来。她说:“刚开始‘收破烂’时,还会觉得不好意思,后来想想,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也挺好。”
今年50岁的陈秀娥也是专业的“废品大王”。她和丈夫专门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一年到头几乎没有空闲过,很多时间,他们都是泡在废品堆里。她说,从事废品回收以来,他们一直恪守“不偷不抢不骗,不收小孩卖的东西,不收偷盗的东西”的行规,路过农家院舍时,没有经过主人家的同意,也绝不会随意拾捡。“做人得有原则,不能为了钱丢了人品。”陈秀娥说。
■为了方便照顾家庭
“这个职业比较自由,虽然赚钱少点,但是可以照顾家里。”经常在涵江城区一带收购废品的王金爱说,因为家里的田地都栽了树,空闲时间多了,就想出来挣点钱,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她希望能找个上半天班的单位,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看着周围一些文化不高、年龄偏大的女性都在从事废品回收,她也跟着加入了。
王金爱说,这些年来,为了供养一双儿女上大学、成家,花了不少钱,这些基本上是靠老公赚钱操办的,很是拮据。如今,她每天出门收购废品,虽然比较辛苦,但比以前独立了,也能帮着补贴家里的开支。她说:“走街串巷吆喝找生意不容易,不过,能靠自己劳动挣点钱,还能照顾家庭,我觉得很满足。”(朱秀花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