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儿童的家庭教育伴随着出现了诸多问题,对农村儿童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当前如何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对农村儿童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儿童成长
近年来,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党和政府也逐步着眼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点,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是推进中国的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物质文化生活状况的改善,在农村许多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凸显了农村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但纵观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处于喜忧参半、矛盾相互交织状态。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家长文化水平对新教育理念的接纳与理解、教育方法的实施和因人施教的运用有着直接影响,调查显示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比较低,50%多的家长学历在初中或初中以下,达到大专以上的只占到5.3%。文化水平的低下使得家长自身的生活单调,读书、看报、交流礼仪等方面不能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家庭中的学习氛围难以形成,家长缺乏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兴趣,难以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观念上超前、行为上滞后”的现状。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中,常常沿袭着传统而且单一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缺乏教育子女应有的知识和技巧。在对子女的辅导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遇到问题更是束手无策。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极为突出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家庭成为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以笔者所在的乡镇为例,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约占总数的39%。在这些家庭中,或是单亲监护型,或是祖辈监护型,或是亲朋监护型,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被弱化。人口流动对留守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家庭成员的变化,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子女,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亲子沟通受阻,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留守儿童中较为普遍的产生了自卑、疑虑、妒嫉、逆反和极端等心理问题。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情感冷漠,心理不健康,品行不端等。
(三)家庭教育的观念存在偏差
多数农村家庭认为孩子的成长就是身体上的成长发育和学习上成绩的提高,一些家长缺乏教育意识,我行我素,不考虑对孩子的影响,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不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农闲时期终日沉迷于麻将、酗酒等不良嗜好中;或者动不动就吵架,致使家庭气氛紧张,更有甚者有些农村家长玩麻将“三缺一”时叫子女顶替或是家长带着小孩一起玩“六合彩”,叫子女或者孙子女猜特肖、特码等参与此类非法赌博事件,严重损害了孩童的身心健康,不但未发挥家庭教育的正能量,而且让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了反作用。
(四)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
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据初步调查了解,笔者所在的乡镇中、小学学生承认时常被父母或监护人打骂的占到了80%以上,农村家长往往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教育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很少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例如“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思想普遍存在,不清楚也不注重教育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五)农村家庭对子女期望过高且单一
农村家长对子女期望值比较落后、单一,不能发现孩子的潜能,对孩子未来的想法简单而传统,上大学是大多数家长的期望,达到77.4%。家长对子女高学历的青睐显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切期待,但是在日常的学习历程中却很难为儿童提供多元的发展途径,使得这种期待就有些盲目,也有些不客观。据笔者对所在乡镇的农村家长调查,对于子女未来发展的期望也呈现出脱离农村,做城里人的趋势。希望子女将来是公务员的回答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0.33%,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30%,紧接的是领导者,达到12.90%。在所有回答中仅有几个人的回答希望子女的职业为农民。在农村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却不希望再回到农村去,反映了农村落后的现实和农村对人才的需求。
(六)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教育属于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家长不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有些家长对本来潜力不大的孩子,却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其结果是对子女形成一种高压状态,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产生一种焦虑,部分子女也不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能正确地处理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家庭这种违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成长。
二、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多数农村家长思想、文化等素质较低,制约了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作为现代社会弱势文化群体的农村家庭.由于长期生活于农村,弱势文化代代相传.使得相当部分的农民的综合素质与现代理念的家庭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利润的微薄使得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涌入到城市务工,造成了大量的儿童留守农村,对这些留守儿童而言,首先是缺乏监管,他们知识有限,缺乏阅历,是非难辨,缺乏必要的家庭引导和监督,很容易误入一些道德、行为上的歧途。其次是缺乏交流,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不是隔代、隔亲管教都能替代的,逐渐的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性格发展不健全。还有比较明显的就是一部分儿童看着他们父母不上学在外打工经商也可以很好的生活,潜移默化的忽视了文化教育,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容易便会退缩。
(三)在山区农村长期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在山区的教学工作中,绝大部分的一线教师长期以来都习惯性的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把它视为学校教育“拾遗补缺”的“配角”。对广大的农村家长而言,更是如此,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四)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充斥在生活中的功利主义、金钱万能、利己自私、追求享乐、讲求实惠等腐朽没落思想,以我为中心等错误倾向不容忽视,导致了农村社会的价值观的迷失。
(五)相当部分的农村家长对自身在家庭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认识不清,没有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和意义,对自身言传身教的方面认识不够,忽略了自身修养素质的一种典型示范的作用。
(六)山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缺乏和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的缺乏。山区农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起步较晚,可以说有相当部分的教师都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对于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在基层一线是个空白。即便是部分教师开始意识到其重要性,也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家庭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更是一片空白,甚至于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一些由于家庭教育因素而出现的“问题学生”,往往也是束手无策。一线教师队伍尚且如此,那么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针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对其人生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就必须重视农村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1.家长要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
作为家长,要有自主学习意识。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有很强的模仿力,所以,要想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爱读书、有学识,家长就不能不看书报,不能不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家长要从自身做起,自尊自爱自强,要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为培养孩子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作出示范。
2.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庭环境的营造,关键是要整洁化、条理化、知识化,孩子置身其间可得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受到高尚情趣的熏陶。作为家长首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的成长。其次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要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买一些参考书籍。要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
社会的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家长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积极创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3.要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加强家长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要想教育好孩子,对孩子的了解是必须的。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作斗争,以此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要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另一方面,家长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度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
(二)学校加强对家庭的教育指导
1.积极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对教育孩子不太有把握,希望得到指导与帮助。因此,对家长的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家长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心理等素质的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建立家长会制度和家访制度。
目前,在农村的很多学校没有家长会,学校缺乏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从而不能给家长充分的指导。有家长会的学校通常也只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和学生的整体情况,而忽视对家长具体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和教育理论的宣传,有的甚至依然把焦点放在学习和学生的表现上,这样对农村的家庭教育并没有帮助。学校应建立和健全家长会制度,应注重将单向传递改变为多向互动,通过家访等形式,走进农村家庭,在了解学生和家庭情况的基础上,对家长进行面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三)加强社会在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农村的家庭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党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高度视。应将其纳入国民教育整体规划中,加强对家庭教育尤其是农村家庭教育的监督和管理。政府要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家庭教育的财政投入,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力求用良好的办学条件来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2.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媒体,例如电视、各类期刊、报纸等,向人们讲述农村家庭教育对家庭、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要让所有的人都重视和支持农村家庭教育的建设问题,形成全民关注农村家庭教育的局面。
四、结语
家庭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他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的。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有着及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就显得极为突出。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其他几种教育的关系,要认识到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积极创建一样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社会其他各个方面也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尽最大努力为农村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我们农民群众逐渐富裕起来,这对农村家庭教育发展也是一个契机,农村家庭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在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农村家庭教育快速发展,为培养建设新农村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前言);
[2]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3]吴磊,钟国芳.赣南农村家庭教育调查研究[J].农业考古,2007.6 ;
[4]李伯玲.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
[5]李连英.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素质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5);
[6]刘守义,李凤云,刘佳君,韩惠鹏.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