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78家农企向官员行贿 称“不送礼,不好办”

19.10.2014  22:15

近日,在公开审理安徽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受贿一案时,公诉方透露称接受审查的78家行贿企业中,有不少提到“不给金处长送礼,不好办”这样的话。看似企业得了“疑心病”,由此折射出的“官场病”更值得深思。

从字面上看,“不送礼,不好办”并非意味着一票否决——“不能办”,而是没有金钱开路,企业有种“路不好走”的隐忧,这样的“疑心病”其实质来源于对官场潜规则的担忧。记者曾对上述涉案企业一一电话采访,大多数“行贿者”对该案讳莫如深,然而很多企业都不约而同提到金处长起不到多大作用,“只要不坏事就行”。

不指望大作为,对体制内的诉求低到如此,反映出官商交往充斥着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一些官员似乎成为很多企业潜意识里的“捣乱分子”,这与“嗜食症”这样的“官场病”不无关系。在企业办事时,少数干部或许在某些关键环节说不上话,也成不了事,然而小权力也有寻租空间,“暗处打闷棍”足以给企业带来麻烦。对他们来说,雁过拔毛、虎过留皮不过是一个招呼、一个暗示而已。而对企业来说,送礼赔笑、留下买路钱,也算是破财消灾。

剖析这样的病症,究其病理的根本在于,体制“基因”发生畸变。行政审批制度不完善、依法行政程序不当、权力运行不透明,给“饕餮病毒”的传播带来可乘之机:官员有权力可用,企业有空子能钻。与此同时,行政审批的配套政策不健全,特别是监督环节的集体“失明”,无疑让权力走出了笼子,让“不正之风”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行其道。

不送礼,不好办”传染性和危害性巨大,官商依此交往会陷入一种“沉默的螺旋”,久而久之,“官场病”将充斥整个权力生态。根治顽疾,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还需抓紧配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例如同步启动“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和“考核评议制度”等配套制度,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约束权力和寻租行为,才能将“不送礼,不好办”的潜规则纠正过来。(记者姜刚、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