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化农业 高科技植物工厂引领农业现代化
“中国本土化高科技植物工厂创新型项目新闻发布会”18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上,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单体近3万平米的全三层、立体态、综合式、标准化的植物工厂正式亮相,该项目具备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节约土地、节水节能等特点,它的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本土化高科技设施农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模化运营实力,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自主研发的包括灯照系统、通风系统、水循环系统、育苗系统等在内的近一百项技术标准,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在国家质量监督局备案,未来有望成为中国植物工厂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标准。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巡视员胡恒阳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基于人多地少的国情,我们面临一些矛盾,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我们农产品消费也在大幅度的增长,如果按照目前情况,要完全实行自给我们需要30亿亩的土地,我们目前国家全国的播种面积每年常年在23亿亩到24亿亩,也就是说,我们大概有7亿亩的土地要靠国外的资源支撑。 当然破解这个矛盾首先是需要我们利用国际市场,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另外,就是要转变我们农业发展方式,更加节约的利用国内资源,提高国内土地产出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摆脱传统农业束缚,在同样的土地上产出数倍农业产品,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今天发布会讲的高科技植物工厂的就是一个依靠科技驱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典型的代表,我们希望有关的科研机构,继续在我们的设施农业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要加大研究,形成我们本土化的技术体系,同时我们希望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发展智能化的农业,国家也要把设施农业放到我们支持的范围,加快成熟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逐渐推动未来的农业向工业化迈进,并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缺乏主体,恰恰以中国本土化高科技植物工厂为代表的企业是我们中国农业需要的,特别是本土化的现代企业。我国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正在通过各种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等手段,推动中国本土化植物工厂标准化、体系化、规模化发展。
中国本土化高科技植物工厂创新型项目负责人姚旭表示:植物工厂作为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与同行业植物工厂相比,农众物联植物工厂具有投入成本低,运营成本小,栽培品种多样,科技落地转化性强等特点。可以不受季节和时令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农众物联植物工厂的建成和投入运营,可以通过对高端经济作物的重点培育,最大程度上丰富人们的“菜篮子”,推动植物工厂模式在未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农众物联植物工厂可以成功利用物联网科技,信息化科技,工业化生产电脑自动化控制,云端辅助视频储存等技术,成功转化智能滴灌系统,肥水补给系统,智能光源补光系统,这些高科技虽然与国际上存在差距,但是也在不断缩小,如果能实现产品设备的本土化生产,将对中国现代化设施农业逐渐追赶发达国家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最终目标,为中国农业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北京农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国本土化高科技植物工厂创新型项目为基础,已经启动了IPO上市规划;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依托政策支持、国家扶持的大环境,实现国内植物工厂产业化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