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粮食安全

13.06.2014  21:56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13日举行媒体通气会,披露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30600-2014)国家标准。这个将于6月25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有何作用和亮点?国家标准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说,确保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重视耕地质量“红线”。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耕地数量基础,提高耕地质量的手段,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

他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护耕地、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在水土资源趋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等情况下,要实现农产品稳定供给,必须加快改变农田基础薄弱的情况,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农业科技应用的需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既能显著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也便于农机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力。

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何才文介绍,我国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农业季节性、区域性缺水问题突出;亩均化肥用量达到2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同时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33%左右,较发达国家低近20个百分点。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已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和影响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增强土壤蓄水保墒、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养分协调,降低资源消耗,为推广科学施肥、节水技术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