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转型之路:开启“菇粮”时代

01.10.2015  12:46

 

              生产、包装、发货……位于南靖县靖城镇郑店村的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人十分忙碌——该企业每天生产1万多瓶食用菌休闲即食产品,且产品隔天就会出现在厦门环岛路、日光岩、飞机场、动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商场里。

  “当前中国食用菌产业正经历着从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木说,面对可预见的市场风险和发展瓶颈,成发未雨绸缪,通过技术创新走向深加工,开启了“菇粮”时代。

   全民化

  郑店“菇村”声名鹊起

  杨建木和食用菌打交道起于1990年。刚开始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主要以栽培白背毛木耳为主,后来由于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便逐渐拓展到鲍鱼菇、猪肚菇、杏鲍菇、秀珍菇、香菇等多个品种。

  南靖是中国白背毛木耳之乡,郑店村栽培食用菌已有40多年。郑店村虽然仅有400多户人家,但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在种植食用菌。全村年栽培食用菌5000多万袋,年产量3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上世纪90年代,作为村里较早从事食用菌栽培的农户,杨建木的家庭作坊一天1.5万包菇的产量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但他深知,想要寻求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下工夫。于是杨建木在2003年成立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欲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2006年,成发开始用木枝条作为菌种试用,大大改变菌包菌丝体的整齐度,实现菌龄一致性,为出菇管理提供良好的菌包,枝条菌种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此后又利用菌包废料再生产草菇蘑菇技术,使漳州菌业得到延伸利用。为了追求环保,成发还设立原料销售部,以甘蔗渣、玉米芯为主营产品,日销售量约300吨,基本供应了全国所有杏鲍菇、海鲜菇工厂的60%至70%用量。

   工厂化

  抢占半壁江山

  成发食用菌逐渐在全国市场闯出了名堂。然而,由于大多数食用菌栽培在简易菇棚里,受季节性和生产淡旺季的影响较大,工种太累、工人难请等问题也开始困扰着杨建木。

  杨建木说,他的菇厂需要聘请两三百个工人才能正常生产。为减少人力物力,节省生产成本,成发开始转变生产模式,引入先进设备,以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为主导品种,秀珍菇、平菇、白背毛木耳、茶树菇、鲍鱼菇为辅助品种,企业生产走上了工厂化道路。

  “机械化操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配料1万袋杏鲍菇原本需要3个工人操作,现在只需1人。”杨建木表示,工厂化种菇不仅让产量提高了30%,还可年产20吨各类食用菌鲜品。通过蒸汽高压灭菌,接种室变得跟手术室一样干净无菌,菌包质量大大改善,成发每周约有4万包菌包出口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

  在成发的带动下,郑店村一些有实力的家庭作坊也纷纷走起了工厂化、规模化路线。目前,郑店村拥有150多家食用菌家庭作坊、8家食用菌上规模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广州、汕头、深圳、福州、泉州等地食用菌市场的半壁江山。

   深加工

  延伸食用菌产业链

  当传统食用菌作坊逐步向工厂化、规模化栽培过渡,产量增速太快导致销售价格下跌也让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成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往年产菇高峰期,价格最低的甚至从1斤5块跌到5毛钱,一些运到深圳、汕头的食用菌没人要,只好在当地倒掉。”看着农民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食用菌,最后成了“鸡肋”,杨建木忧心忡忡。转型,迫在眉睫。

  做了18年木耳粗加工的杨建木,想到了向下游食用菌产业链要“甜头”。经过多番市场调查研究,去年11月,杨建木在福建省农科院食品加工所支持下,投入200多万元引进设备“试水”深加工,采用先进的真空低温脱水技术,让加工后的食用菌既保持了原有口味和营养成分,吃起来又酥脆可口,干爽不腻,各种“菇粮”深受消费者青睐,投产至今营业额达300多万元。

  “当食用菌市场价格波动时,我们逢高卖出,逢低买入,储存起来的鲜品用来加工,可解决产品滞销问题。”杨建木介绍说,目前成发每天生产500斤“菇粮”需消耗2500斤鲜品。接下来,他将在休闲食品加工方面增加一条生产线,形成以食用菌、水果、蔬菜三大类、多品种经营的模式,让郑店食用菌走得更远。

  ☉郭碧燕 陈文祺 陈智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