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农民冒充中央媒体记者称关系硬 行骗27万元

05.06.2014  11:49
丽雅/漫画

  □东快记者陈锦娜通讯员鼓刑综

 

  他是一个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嫌来钱慢,便打起了冒充记者行骗的主意。他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一本伪造的记者证,以能帮人摆平“麻烦事”为噱头,骗走了两名受害者近27万元。

  不仅如此,他在网络上还有多重身份——富二代、公务员等,谎称自己单身骗色,而实际上,他的孩子都已经十几岁了。

  5月21日,福州鼓楼刑侦大队民警经过多日的侦查,将该男子黄某抓获,并于昨日披露案情。

   记者”谎称关系硬,能摆平“麻烦事

  今年5月初,鼓楼刑侦大队民警接到男子严某报警称,2013年7月至12月期间,自己被一名叫“黄龙”的记者,以能帮忙曝光法院不公正判决的官司并挽回损失的名义,先后骗取钱财共计15.99万元。

  原来,2013年7月份,严某因一宗官司法院判决后,损失不少。严某觉得很不公平,在与朋友聊起了这件事时,朋友便为其出谋划策,称自己通过网络认识一名中央级报社的记者黄龙,说不定能帮忙“扭转乾坤”。朋友对黄龙的身份深信不疑,急需“关系”的严某便也相信了。双方约出来吃饭聊天。

  “他打扮斯文,能说会道。关键是还展示了记者证。”谈到第一次见到黄龙的印象,严某说,直到警方将其抓获,自己才知道对方是骗子。

  严某说,黄龙看起来30多岁,在饭局上落座后先是吹起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自称工作经验丰富,还是首席记者,很多重大的新闻事件他都有参与报道,目前,他报道的范围主要是广州、福建一带。期间,黄龙还主动给严某看自己的新闻采访证。

  听黄龙一“忽悠”,严某深信不疑,便讲完自己的事情求帮忙。听罢,黄龙立即表示自己刚好认识审理这起案件的法官,而且关系还不错,说是只要他出手,就能让法官改判。

  严某信以为真,便数次掏腰包,给黄龙共计15.99万的“活动费”。可之后,严某多次找黄龙了解事情的进展,黄龙都有理由搪塞,还避而不见,最后索性玩起了失踪。严某为此才报了警。

  而正当鼓楼刑侦大队介入调查时,又接到一名郑姓男子报警称黄龙诈骗。原来,这位“黄龙”同样冒充中央媒体记者,号称跟省里某领导是亲戚关系,在宁德“关系”很硬,将郑先生带到一荒山,称有人出售土地,自己可以低价购进。郑先生不疑有诈,陆续交了首付等钱,也被骗取10.9万元。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有三寸不烂之舌

  两起案件,两事主被骗近27万元,鼓楼刑侦大队立即展开调查,并查明“黄龙”不过是个假名。而让民警意外的是,骗子实为35岁的屏南籍男子黄某,只是一名农民,小学文化程度,还曾从事过收购废品等工作。

  5月21日,鼓楼警方在温泉公园路某咨询公司内,将当司机的黄某抓获。民警介绍,在为其录笔录时,发现他字写得歪歪扭扭的。那么,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想到冒充中央级媒体的首席记者呢?

  原来,生活拮据的黄某,羡慕记者的身份,认为冒用记者诈骗是快速发财的捷径,便开始盘算假借记者的身份,专门替人摆平“麻烦事”,以骗人钱财。之后,黄龙开始伪造自己的身份,为了方便自己“忽悠”别人,增加可信度,他特意花钱在路边摊做个了中央级报社的假记者证,然后凭着假记者证到处炫耀,称其有很大的“能量”能够帮助别人摆平“困难”,于是严某、郑先生便先后上当受骗,且被骗款项大部分已被黄某挥霍一空。

  此外,民警还发现,黄某虽然已婚,孩子都十几岁了,但是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在网上还经常冒充“富二代”、公务员等不同角色,对一些女网友骗色,不过鼓楼警方目前尚未接到相关报警。

  记者证是我国新闻机构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并核发。辨别真假记者,可以登录“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的网址查验,这是很重要的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