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更应在平常下功夫

28.10.2020  20:40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期间,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尚,各地纷纷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重阳节之际,不少部门组织敬老爱老活动,固然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关爱老人更重要是应在平常下功夫,努力构建关爱老人保障网。正如一些市民所说,对父母尽孝不仅仅是让他们衣食无忧,更需要让他们精神愉快。孝心应该尽在平时,应该让父母时时感受到孩子的爱。社会专家们也认为:老人们不在乎儿女给自己带了什么礼物,更在乎儿女的心是不是记挂着他们。儿女的孝心是老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虽然很多子女都在节日之前或当天去看望了父母,但这种方式太简单,老人们很容易感到子女在敷衍自己,在走过场、走形式。仅仅打个电话甚至不回去,会使老人们非常伤心,在以后老伙伴之间的谈论攀比中,这种幸福感和挫败感还会数次重复,不断放大。

  其实,尽孝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心意,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是出自内心,还是敷衍对待,父母都能感受得到。特别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今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约占总人口的17.8%。所以,关爱老人,让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何把关爱老人的工作做好做细呢?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最重要的战略性措施。因此,不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业,也不论姓“”还是姓“”,都要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及时足额上缴养老保险金;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障,鼓励个人参加商业保险,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制;同时,要完善老年人社会救济制度,对于因各种原因没有享受养老和医疗保障、经济贫困的少数老年人,有关部门要摸清底数,建立特困老人档案,通过社会救济制度提供帮助。

  营造和谐家庭是老有所乐的重要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是老年人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日常最为依靠的亲人,因而关爱老年人的主要责任是由家庭成员承担的。尤其在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健全、社会保障措施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普通增长,因而每个家庭有几代人。由于他们出生的年代、经历不同,加之性格也不同,因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导致一些家庭常为一些琐事或不同生活态度而产生矛盾。因此,要消除代际鸿沟、隔阂是营造和谐家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年轻人要主动照顾好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充分享受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老年人也要理解关爱晚辈,主动融入年轻人的生活,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充分体现代际之间的平等性和互动性。

  多措并举,积极为广大老年朋友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于广大老年朋友来说,能利用空余时间,培养各种兴趣爱好,通过看书读报、欣赏音乐、棋牌歌舞、书法篆刻、种花养鸟等方式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性情,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选择。同时,健康向上的老年文化生活会给老年人带来心情愉快,心情愉快又会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地方党委政府应该为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多创造一些条件,提供更多便利,多为老年朋友提供一些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老年文化艺术活动,充分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在引导健康生活情趣的同时,使广大老年朋友建立与社会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广泛联系。对我们广大的老年朋友,应该怀着对生活、对社会的一份热爱和责任,积极地投入到更多有利有益的体育活动、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的发展。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是否心情愉悦、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子女的生活和工作,尊敬和关爱老年人,使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期待我们在关爱老人上多在平常时下功夫,多给父母长辈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为老人营造更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安溪县文明办 刘纯银)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