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学者发表关于黑死病的论文 揪出瘟疫罪魁祸首

26.06.2018  15:38
厦大学者发表关于黑死病的论文 揪出瘟疫罪魁祸首 - 新浪
厦大学者发表关于黑死病的论文 揪出瘟疫罪魁祸首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来源:厦门大学

  6月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我校人文学院特任研究员王传超作为共同作者参与的论文《Analysis of 3800-year-old Yersinia pestis genomes suggests Bronze Age origin for bubonic plague》,王传超系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人才、特任研究员。该论文通过对青铜器时代的两个鼠疫杆菌分离株进行测序,深入剖析了鼠疫杆菌的历史。德国、俄罗斯、中国和瑞士等多国研究员共同参与了研究。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考古遗传学专家Maria Spyrou。她和同事从俄罗斯墓穴中埋葬的九名古代人的牙齿样本入手,发现有两人感染鼠疫杆菌。之后,他们从这些个体中分离出距今约3800年的病原菌。

  研究人员对这些菌株以及177株现代和古代鼠疫杆菌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属于大约4000年前出现的未曾记录过的谱系。不过,这些菌株已经包含毒力因子,与那些无毒细菌显得与众不同。

  Maria Spyrou表示:“大约4000年前的鼠疫杆菌分离株已具有将鼠疫传播给啮齿动物、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所需的所有遗传特征。

  古老的鼠疫杆菌为微生物的传播提供了线索,因而成为大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去年11月,Spyrou及其同事曾在《Current Biology》上发表论文,对新石器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的六个分离株进行分析,以探索瘟疫如何传入欧洲。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液相捕获和Illumina鸟枪法测序技术,对青铜器时代的一名男子(RT5)的鼠疫杆菌和人类宿主序列进行测序,其中鼠疫杆菌基因组的平均覆盖度达到32倍。同时,他们还对另一名感染个体(RT6)的分离株进行测序,平均覆盖度为1.9倍。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RT5和RT6分离株是共同谱系的一部分,这个谱系的祖先是史上三次瘟疫大流行的罪魁祸首。除了众所周知的中世纪欧洲瘟疫大流行,鼠疫杆菌还曾造成公元6世纪的查士丁尼瘟疫和19世纪的中国大规模鼠疫。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的古病理学专家Kirsten Bos表示,这些结果表明“具有传播潜力的瘟疫存在的时间比我们想象得更久。”Bos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

  (来源:“生物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