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方位:共抓大保护 长江经济带添新动能

28.10.2020  19:21

     船行江上,见证变化。货船换代,从烧煤烧油到混合动力,成本低、污染少;码头升级,货物露天堆放、黑灰遍地成历史;动能转换,循环经济势头强劲、绿色产业加速聚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让长江经济带释放新动能,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三峡库区,货轮驶过,江面波光粼粼。“透亮的长江水,以前哪敢想?”坐在货轮上,重庆港盛船务有限公司指导船长王顺华又在感慨了。

  两岸青山、一江碧水,长江沿线省份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治理污染、修复生态、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上中下游协同发力,共抓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不断推进绿色发展。一方面,推进岸线排查整治,明确全域产业禁投清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另一方面,以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目前,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比例超过97%,比年度目标高7个百分点。

  江与江岸之变

  “在湖北和江西段,还有江豚跃出江面

  “三峡库区的水,能见度高。有时候放梯子,水下两米多都清晰可见。”王顺华说。站在甲板上远望,以前光秃秃的石头山,现在种满了树,一眼望去,都是绿色。

  “共抓大保护,我们深挖‘病因’,精准‘治疗’支流。”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排查发现4191个污水偷排偷放问题,整改率超过95%,27家企业被依法关停,现场督办18条河流污染治理。

  顺流而下,离开库区,两岸渐渐开阔起来。“以前岸边有很多房子,有工厂,还有住房。”王顺华说,那时候,污水进入长江,有些地段的江水快成黑色了。

  这几年,大不一样了,一座座滨江公园建起,复绿增绿。出了城市圈,野外的江岸上也满满都是绿意。

  今年初,重庆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份中率先公布“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将继续严格落实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5公里”管控要求,即1公里范围内坚决禁止新建重化工、纺织、造纸等存在污染风险的工业项目,5公里范围内坚决禁止新布局工业园区。

  担起“上游责任”、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目前,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类。今年前8个月,长江经济带49个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1.8%,无劣Ⅴ类水体。

  江中护水,两岸护绿。“今年1月,在湖北和江西段,还有江豚跃出江面。”王顺华说,船员们都奔到甲板上看。

  船与船运之变

  “船行三千里,不向江里丢一片纸

  王顺华的父亲也是船长,他很小就上过船。“那个船,可以说是水上拖拉机、行走的污染源。烧的是煤,拉的还是煤。船头黑烟滚滚,船尾粉尘扑面。

  刚工作时,王顺华开的还是柴油船,但现在不一样了。2018年6月,公司技改完成两艘4000吨级船的LNG/柴油双燃料动力能,他所在的“港盛1005轮”就是其中之一。改造后的船较传统动力减少了燃料使用,价格成本也同比下降。王顺华算了一笔账,从重庆果园港往返湖北宜昌港,一个航次下来能省3000多元。更不用说在相同能量功率输出下,天然气的氮氧化物减排90%,硫氧化物和PM2.5排放几乎减少100%,不仅节约成本,也更节能环保。

  “主要是加气站不配套,以前只在长江上游开。今年6月,这船顺利通过三峡大坝,以后能在长江全流域开了。”王顺华说。

  船在变,船运更在变。

  “我们船员在船上,吃喝都是长江水,以前没那意识,污水垃圾都往江里倒。”王顺华说,通过不断地教育培训监督,现在开一趟货轮,重庆到江苏,船行三千里,不向江里丢一片纸。

  长江水系有近12万艘内河货运船舶,数十万船员常年在江上生产生活,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各地管理越来越严,从不经处理排放,到要求处理达标后排放,再到很多地方要求零排放。目前,很多地方加快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设,重庆、宜昌、安庆等地陆续有生活污水接收船和转运码头投入使用。

  “在江苏,必须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都交给码头免费处理,货轮才能作业。”王顺华说。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下,长江货运模式升级换代。船上、码头上,露天堆放、黑灰遍地成为历史。在重庆港口,集装箱码放得整整齐齐。“散装货物在装卸及行船过程中会散落,造成污染。现在改为集装箱运输,保护江水,也保护江岸。”港盛船务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货与货源之变

  “这些年,长江运力增了好几倍

  刚工作那几年,王顺华很羡慕东部地区,“江边都是工厂。有产业就有货源啊。”那时的重庆,向下游运输的90%都是煤炭,往上运来的只有一些服装和百货。

  近年来,长江沿线省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不断好转,绿色产业也在崛起。

  重庆涪陵榨菜远近闻名,但制菜水直排长江。现在,涪陵人变废为宝,用制菜水造出高品质的酱油,走出一条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路子。

  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搭建循环经济孵化平台,当地建成30多个循环经济项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7%。

  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万州区,关闭重化工、电镀、造纸等污染产业,通过实施绿色产业集聚、循环园区建设、智能制造培育等工程,推动工业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

  浙江丽水、江西抚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推进绿色发展示范……长江沿线省份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新产业集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转换。

  绿色产业的发展,正在改变长江货运的货物与货源。“重庆向下游运输的,变成了汽车和机械。下游运向重庆的,有机械、零部件,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业原材料。”王顺华说。

  绿色发展让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5年前,我这艘货轮在长江上还算大船呢。现在不行啦,到川江的船,最大的有1.4万吨了。船行长江,现在在上游10分钟左右能遇到一艘船,到了下游,船一艘接一艘。”王顺华感慨,“这些年,长江运力增了好几倍!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