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 福建欲当排头兵与主力军

12.12.2015  02:34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福州12月11日电 (记者 罗钦文)目前,中国许多省份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呼应国家战略,为地方赢得发展机遇。福建,这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又能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作用?

  福建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确立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坐标: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努力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与主力军。

  今年3月,中国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明确支持福建建设“海丝”核心区,彰显了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八个月后,福建发布“海丝”核心区建设方案,提出加快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对接合作、加强海洋合作、拓展经贸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发挥华侨华人优势、推动闽台携手拓展国际合作、创新开放合作机制等八项主要任务,加快“海丝”核心区建设。

  与此同时,福建“十三五”规划建议从建设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构筑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形成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等三方面着眼,打造“海丝”核心区,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透过“海丝”核心区建设方案和福建“十三五”规划建议不难看出,“十三五”时期福建打造“海丝”核心区大有可为,但要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与主力军,尤需久久为功,一要传承商贸人文历史,二要发挥海上海外优势。

  福建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福州新区等多区叠加,先行先试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专家指,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积极作为,福建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区。

  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主港之一、被誉为当时“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现正在促进“以侨引侨、以侨联外”、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撮合“两岸联手,产业融合”、深化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等多方面谋求先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福建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海外华侨华人人数多、分布广、影响大。而且,海外华侨华人已经融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也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这是福建共建“一带一路”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认为,发挥闽籍华侨华人深厚的人脉作用,福建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的前沿平台、政策沟通的试验田。

  “”是福建的一大优势。如今,整合后的厦门、福州、湄洲湾三大港口,均已成为亿吨大港;福建也在加快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推动平潭建设国际自由港,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航合作。黄端分析指,发挥海西港口群的枢纽作用,福建可以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已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对外经贸关系紧密,就与东盟经贸合作而言,东盟已是福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四大资金来源地和闽企“走出去”的重要地区。

  从福建“十三五”规划建议可见,未来5年,福建将加强与港澳台合作,重点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探索与东南亚国家互设产业园区,积极开拓南亚、西亚、非洲东海岸等印度洋沿岸地区新兴市场。打造“海丝”核心区成为福建对外开放的新亮点,成为吸引台湾同胞共同参与的新焦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