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童患六种“心病” 一哭闹嘴唇就变紫黑色

19.08.2014  09:46

  8月19日讯 听说过“紫娃”吗?他们因心脏血管畸形,令暗紫的血液进入全身动脉系统……医生们称此类孩子患的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近日,省立医院心外二科成功对来自莆田的11岁女孩小希(化名)实施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二期全腔矫治术,目前该患儿的恢复情况良好。

  孩子一哭闹

  嘴唇就发紫

  小希出生后就与同龄孩子不一样,她的口唇、指甲床经常发紫,一旦气喘和哭闹,嘴唇的颜色就会变成紫黑色。因为经济原因,父母无力让小希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小希2岁时,病情突然严重,出现气喘、心衰等症状。父母抱着她到省立医院就诊。经过心脏彩超检查,医生发现小希的心脏长偏了(右位心),而且还伴发6种畸形: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同时左右肺动脉发育极差。

  省立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翁国星接诊了小希。翁医生介绍,大多数“紫娃”一出生或出生后早期就全身青紫,尤以口唇、指甲床和鼻尖的青紫最明显。若不及时治疗,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在出生后六年内的死亡率很高。

  像小希这样心脏同时存在六种畸形的患儿,实在罕见。这意味着小希需接受多次手术才能将她“破碎”的心修补好。8年前,小希宁仅2岁多时,翁医生带领手术小组为小希顺利实施了第一期手术(上腔静脉与肺动脉间双向分流),经过治疗,小希康复出院。术前,小希的血氧饱和度仅在60%左右,时常出现“紫绀”症状。8年间,小希宁的复检结果显示一期手术效果良好,血氧饱和度能达到85%至88%。

  我省医生

  为其成功“补心”

  随着小希长大和发育,血氧饱和度已经不够用,只要一参加剧烈运动,她就喘不上气。她的父母决定让她再次接受治疗。

  7月23日,翁医生带领的心外二科手术小组为小希宁实施了二期全腔矫治术。这次手术比第一次的更复杂也更艰难。翁医生介绍,像小希这样的病情不能进行解剖纠正,只能进行功能性纠正。“患儿的心脏结构混乱,我们要将下腔静脉通过22mm直径人造血管引导到肺动脉上,这样,患儿的心脏就得到了彻底的功能性矫正,恢复了正常的血流通路和氧合。”

  术后小希恢复良好,血氧饱和度从88%升到93%,达到正常水平,目前她已经痊愈出院。

  (福州晚报记者 李佾阳 实习生 卢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