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法院古槐法庭借用“六尺巷”故事巧解绵延两代相邻纠纷

21.10.2021  09:50

清代“六尺巷”的典故源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将中华传统文化的谦和礼让体现得淋漓尽致。日前,在福州市长乐区,也上演了一幕现代版“六尺巷”故事,一场绵延两代、延宕多年的相邻纠纷被长乐法院古槐法庭巧妙化解。

当事双方系早年同居一屋的近邻,后因旧屋翻建问题产生纠纷。审理过程中,法官“因案施策”,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联系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多次下乡实地勘察。经过多次审理、协商后,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原告撤诉了结本案。

这一邻里纠纷系一块5平方米左右的“宗地”引起的。

据原告称,被告在旧房改造时侵占其宅基地。早在2013年,原告便以相邻纠纷为由诉至法院,但因土地权属未明确被驳回起诉。原告为此又将相关部门诉至法院,经过多次行政诉讼,原告的“宗地”权属得以确认,遂于2017年再次诉至法院。

事实上,本案事实并不复杂,经过多次行政诉讼后,原告土地使用权属已确认,案情明了。但本案的难点在于历程漫长,原告及被告之一先后在诉讼过程中去世,案件多次中止乃至发回重审,最终才形成延续两代十几人的接力诉讼,两家关系从此“变了味”。

为尽快化解这场绵延两代、延宕多年的邻里宿怨,承办法官联系到退休前系古槐镇一村干部、对民情民俗较为了解的特邀调解员林祥沂。法官和调解员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到案涉房屋现场勘察,走访周边邻居,并做双方思想工作。

上一代的纠纷不要带到下一代。”在一次沟通中,当事人之一的贺某金终于松口同意调解。通过贺某金,法官趁热打铁做其余被告的思想工作,并将情况通报原告。

原告表示,他父亲是带着遗憾去世的,希望能向法院讨个公道。随后法官向原告释明,恢复原状可能需要拆除被告已修建的房屋。考虑邻居感情,原告开始犹豫。见双方态度松动,法官又与调解员联系当地长者,分别劝说双方亲属,并用“六尺巷”的故事感化双方当事人。最终,历时三个月,双方各退一步并达成和解协议,原告撤诉。

事实上,在第一次开庭审理结束后,合议庭已经有了初步意见。但法官认为,双方矛盾艰深,如果轻易下判,并不能定分止争,反而会加剧双方矛盾。邻里纠纷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调处,将会影响乡邻和睦。因此,法官顶着压力,做通当事人思想工作,最终化解双方宿怨。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罗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