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拟建31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三江口先建10公里

07.06.2016  18:25

  福州晚报6月7日讯 (记者 张秀冰) 记者昨日从市建委获悉,我市近期将在琅岐岛、三江口片区、福清东部新城、长乐福州新区等区块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总长度达31.06公里。其中,三江口片区近10公里长地下综合管廊已启动入廊需求申报,接下来将配合道路施工同步建设。

  地下综合管廊也叫“共同沟”,将市政、电力、通信、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条集约化的隧道,并设有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控制系统,是一种城镇综合管线工程。城建部门表示,地下综合管廊虽然投入较大,但可以有效避免“拉链路”的问题,之后的管线检修、新线铺设只要通过预留的出入口就可以完成。

  按照规划,福州近期将在福州新区琅岐岛、三江口片区、福清东部新城、长乐福州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以及连潘旧屋区改造项目中同步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总长度约31.06公里,总投资约21.9亿元。

  “三江口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先行试点项目,规划建设近10公里长的‘共同沟’,包括三舱管廊、双舱管廊和单舱管廊。”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舱数的多少与道路地下管线的需求量有关,一般主干道的管廊舱数会多一些,部分道路还建设电缆沟。

  按照《福州市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已建设综合管廊的道路,相应管线单位不得再单独申请建设自用通道,非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原则上不批准道路开挖许可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挖建设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福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结合用户需求及管线迁改积极探索,率先在地铁2号线有条件站点、区间及6号线城区部分科学、系统地开展综合管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