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司机身份多重成腐败变种 随领导调动如陪嫁丫环

12.06.2014  15:46

    公车司机,因为与官员走得非常近,而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

    近日,河南新安一名公车司机在不到一年间骗取公款47万被判10年6个月的消息,使公车司机这个特殊群体引发众人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领导司机变成了“司机领导”,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成为一种新的腐败群体。

    公车司机的多重身份

    “现在连乡干部出门都得坐个专车”。河北省某市一位公车司机李全(化名)对记者这样形容公车之多。

    据媒体报道,不算国有企业,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不下200万辆,与之相对应的是庞大的公车司机群体。

    早在1994年,中办国办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省部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

    但地方并未完全执行,相当多官员有专车、专职司机,甚至出现司机随官员一起调动的现象。《人民日报》刊文形容这种现象为“小姐出阁,丫环陪嫁”。

    作为官员贴身工作人员,公车司机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是开车。坊间将专车司机比做“服务员、导游员、代收员、情报员与保密员”。

    对于这种说法,开了20年公车的李全深有体会,“公车司机要保证领导人在哪,车就在哪。如果领导不使,就是家属使也一样。一年跑几十万公里,是很正常的事。”一位公车司机表示,20年来他从未安稳过年,即使春节也必须“时刻待命”服务领导和其“家庭需求”。

    跟领导打交道首先就要跟司机打好交道,成为走近上级的“捷径”。李全说,“比如领导要去下面考察,下面的人为了做好迎接工作,首先得给司机打电话了解领导的安排以及好恶等。

    另一名公车司机刘明(化名)则给记者讲了个例子:前几年,一位地方官得知上级官员将出差路过本地,于是这位地方官一边向上级的司机打听路线和时间,一边驱车追赶,最终顺利向上级领导介绍自己,并送上丰富的地方特产。

    当然,一位专职司机也要“懂规矩、会交际”。这两位公车司机都提及圈内“四不”的说法: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

    普遍存在的“潜规则

    公车司机的收入一般并不高。据报道,目前长沙市和湖南省一些机关专职司机的基本工资,每月只比湖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高出400元左右,不到2000元。

    但是许多人为了谋得这份差事,不惜四处托关系、走后门。因为公车司机的收入除了固定工资部分,还有其他灰色收入。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司机对媒体表示,以前最“吃香”是领导的“专职司机”,往往有可观的“灰色收入”。也就是领导出席活动或应酬时,邀请方都会给领导司机发礼品、礼金、误餐费等。

    “如果某单位一把手是刚调来的,那么带来的司机就成为一些人新巴结的对象。”李全说。司机刘明也向记者举例:当地一名领导司机开了个茶庄,于是下面的单位都来买茶叶。

    除了这些“实惠”外,最普遍的是油费及修车费用。虚报冒领等已成为“潜规则”。李全透露,有公车司机给自己的私家车加油,却可以开票去单位报销。

    “其实,油耗还算不上大问题,汽车维修才是个大窟窿。”重庆经开区一些原来的驾驶员曾自曝,公车维修名目繁多,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回扣,而这种漏洞在公车改革前根本无法控制。

    除了到手的物质利益以外,公车司机还有大量灰色空间,领导即使知道一般也不会管。刘明说,这些被作为对司机鞍前马后的补偿和报酬。比如司机也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

    一份调研统计显示部分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办公事三分之一、干部及亲属私用三分之一、司机私用三分之一。

    李全就坦陈,“我家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基本是我用公车接送。

    有时司机能得到领导更有价值的照顾,比如安排女子就业,甚至将公车司机提拔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