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刘铁男,还要改革“审批权”

25.06.2014  14:07

 ■ 社论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涉嫌受贿犯罪一案,已由河北廊坊市检察院向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此前国家发改委的内部通报,刘铁男涉案金额超过1.4亿元,其中受贿过千万元。

  公诉和审判,对于腐败分子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关键的问题是,法办那些腐败官员之后,我们怎么办?去年8月,中央主要领导人在河北曾举例刘铁男案说:“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结实,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据《21世纪经济报道》)问题在于,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制度针对什么,以及要达到何种效果。

  根据起诉书指控:刘铁男利用其担任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不难看到,刘铁男在其任职的多个岗位上,都涉嫌腐败,而这些岗位虽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手握一方面审批大权。

  由于政府部门审批事项设置过多,审批权限过大,权钱交易必然发生。自去年3月中央政府换届以来,国务院强调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以取消、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为其抓手。此后,一批审批事项也被撤销,保留的审批手续亦有简化趋势。但也不能否认,这些改革措施受到既得利益者或明或暗的抵制。

  刘铁男的腐败,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剖政府审批权弊端的标本。就此不但要通过梳理其犯罪的历程,改进职务犯罪预防制度,同时对相关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对于审批机构的重新定位,同样需要引起思考。

  以能源这一块为例,可以拿来对比的美国能源部,内设机构比如能源信息署、听证和上诉办公室等,显然以“问题”为中心,重在监管而非审批。而我们的能源管理缺乏一种“问题意识”,个别官员上心的是审批职能,而替国家和人民“守夜”职能实际上成了鸡肋。

  要防止刘铁男式悲剧重演,必须在取消、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上下工夫,使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进展。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很多官员不仅受到审批权“含金量”的巨大诱惑,而且有着审批的惯性思维。要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解放思想,而且得舍得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

  若要杜绝审批腐败,远非换一批“好人”掌权就行,也不仅仅是抓作风、捉蠹虫就能根治问题。一些重要审批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有关方面应当研究透彻,重新科学定位。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其机构设置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审批”为中心。

  对于经济领域的行政审批,自然不能一概否定,但不妨大幅度压缩。同时设立平行的听证和申诉机构,对审批权进行有效监督与制造制衡,避免一个机构或者几个人拖着不办或说了算。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