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公章封存凸显公权力服务百姓本质

15.09.2014  19:20

中央政府网报道,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当地过去审批事项多,各部门审批章共有109个,现在通过简政放权把所有必要审批集中到一起,只需盖1个章。李克强赞许道,109个章变1个章,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并特别叮嘱,这些公章一旦封存绝不能再打开,要让它们彻底成为历史。

以一个公章代替过去多个部门的109个公章,滨海新区在减少行政审批、整合政府职能上迈出了有力一步。通过这种勇敢的改革,当地政府的服务效率有效提升,企业办事流程极大简化,目前“登记注册企业数量激增,市场活力得以迸发”。滨海新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本届中央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就是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包括湖北在内的很多省市都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列出权力清单,简化不必要的审批事项,把很多权力下放到了基层,对此群众非常欢迎。但是,也要看到,这项改革并没有到完结的时候。为什么一些企业家、创业者在投资经营上还是常常遇到问题,一个证件就能卡住企业的脖子?为什么别的地方能办的事在我们这里却办不了,别人不收的费我们这里还在收?如此等等,说明我们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还没有真正到位。

出现这些情况,原因在于,有些部门、有些领导握惯了“印把子”,不愿意放弃审批权以及与之相伴的部门利益,简政放权阻力重重。甚至于,转变职能成了“空头口号”,简化审批成了“数字游戏”,部门利益堵在了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从思想上说,一些部门一些干部跟不上改革时代的节拍,管控思维还有市场。讲“市场起决定作用”,不是小改小革,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由管控向服务的根本转变。看不到这一点,就会生出“简政放权已经触底了”、不能再“无原则地放下去了”的疑问,就会产生“监管跟不上、市场可能出问题”的种种借口。

改革没有终结时,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空间巨大,远远没有到触底的时候。总理之所以强调封存的公章绝不能再打开,要让不必要的审批成为历史,正是因为有那么一些机构还在紧握权力不放,或是对已失去的权力念念不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能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微观生活。作为权力象征的公章,必然从对社会的全面掌控、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中解脱出来,剥离它“其大无外”的权力张力,跟着百姓的服务需求走。

公章的去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标识。公权力的本质在于服务百姓,符号化的公章作用不在“管控”而在“服务”。滨海新区封存109枚公章,契合的就是这种基本政治哲学。它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简政放权的巨大可为空间,还有政府自我革命的时代潮流。改革,这是一个需要勇气与智慧的竞技场,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

本报评论员 李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