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遇冷 试点一年半仅14人
《漳州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允许公立医院的医师多点执业(详见先前报道《漳州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医生将可“兼职”看诊》)。医生可增加收入,病人可方便看病,这看起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然而,现实却是叫好不叫座。医师多点执业在漳州已试点一年半,但全市仅14人,均为民营医院的医生。
究其原因,多位医生表示,除了工作超负荷以外,还涉及诸多利益纠葛。多点执业需医院同意,但一走出去,奖金分配、考核体制、科研条件等都可能受影响,他们担心代价太大。而对公立医院来说,医生多点执业,会让资源外流,减少业务收入,同时也担心医生过于劳累,影响在本院的工作。
漳州市卫生局工作人员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多点执业要落实到位,得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医生和医院的体制关系脱钩。而这些事情,目前尚无定论。
现状:需院方同意 公立医院无人申请
2012年,省卫生厅要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试点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去年5月,漳州正式试行。《福建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多点执业,但总数不得超过3个。执业医师已注册的执业地点为第一执业地点,增加注册的执业地点依次为第二、第三执业地点。受医院派遣对口帮扶、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无需申请多点执业,报备即可。
医生要多点执业,必须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具有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能够完成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工作,并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同意;近两年在第一执业地点医师定期考核合格等。这就意味着,如果所在的医院不同意,专家级别的医生就不能申请多点执业。
昨天,记者从漳州市卫生局审批科获悉,目前漳州只有几家民营医院共14名医生申请多点执业,这些医生主要在民营医院自己组建的医疗联盟内进行多点执业。比如,厦门某民营医疗集团的专家,利用周末定期到该集团在漳州的医院坐诊。该医院负责人表示,这属于集团内部医疗人才互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点执业。
而漳州市公立医院及其医生仍抱谨慎的态度。漳州市卫生局曾经召集漳州市医院和漳州市中医院负责人探讨,但两家医院至今无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