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德化:1250公斤小龙虾安家稻田 稻虾共生增创收
德化雷峰镇瑞坂村100多亩稻田养殖小龙虾——
稻虾共生 一水两收
核心提示
近日,数万只小龙虾经过长途奔波,从南京来到德化县雷峰镇瑞坂村,“安家”在戴云山山麓的100多亩稻田里。再过3个月,这批小龙虾的后代就可以上市。稻田养虾这种新型养殖模式将助当地农户增收。□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许华森 李宏图 文/图
小龙虾担任 稻田“管理员”
它能消灭害虫的幼虫,有助于稻田松土、活水、通气,排泄物则是很好的肥料
这两天,雷峰镇瑞坂村戴云山生态立体创业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个个网兜里的小龙虾倒进稻田中。据介绍,这批抱卵小龙虾共有1250公斤,它们被投放进稻田后,担任稻田“管理员”的角色。
瑞坂村到“稻虾共生”基地的路上,一侧是山林土方,另一侧是悬崖峭壁,同行的司机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短短6公里路,先上山顶后下谷底,开了半个多小时。100多亩田地就静静地坐落在山坳里。
“这块稻田是我们的‘优质有机稻生产基地’。” 基地负责人老陈说,瑞坂村海拔高、雾气重、早晚温差大、水稻生长周期长、自然生态良好。现在,让小龙虾管理稻田最合适不过。
“小龙虾在稻田里能消灭危害性害虫的幼虫,其觅食活动有助于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水溶氧量,它的排泄物则是很好的肥料。”老陈介绍,稻田套养小龙虾并不复杂,只需在稻田四周开挖一条宽1.5米、深1.5米的沟就可以了。而且,还有福建农林大学专家指导操作。由于小龙虾也养在田里,伴随着水稻的生长,水稻不施一点化肥,不打一滴农药,生长出来的有机稻米更加绿色、天然。等稻穗黄了,稻田放水,小龙虾自然流入专门开挖的虾沟,可随时捕捞上市。
小龙虾与水稻和谐共生,使农田额外增收。
一亩稻虾能收2.1万元
一亩水稻可以收入1.1万元左右,养殖的小龙虾又可以有1万元的收益
老陈介绍,这次引进的1250公斤小龙虾都是抱卵虾,这几天就会产卵。按照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大概3个月后,第一批小龙虾就可以捕捞上市了。
老陈算了一笔账,一亩稻田可以养殖100公斤左右小龙虾,他们养的这种虾,价格比较高,一公斤可以卖到100元;一亩水稻产量约350公斤,产出的有机大米至少有280公斤,每公斤有机大米能卖到42元,而且已被客商订走。这样算下来,稻田套养小龙虾亩均产出效益基本在2.1万元。
德化县农业局工作人员林让灿介绍,稻渔综合种养是国家鼓励的新技术模式,“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既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农渔民增收,又可以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
德化县长期以来实施大城关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区聚集,广袤的乡村土地给农耕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山中农场成“动物小观园”
香猪、黑鸡、草鹅、鸭子和甲鱼,当地农业养殖朝着规模化发展
除了养小龙虾,今年老陈还建了个棘胸蛙养殖基地。
“瑞坂村离戴云山水源头有13公里,这里生态环境不错,很适合棘胸蛙养殖。目前养殖基地有800多平方米,能容纳2万只棘胸蛙。”老陈说,山上还放养着一百多头香猪和两三百只黑鸡,草鹅、鸭子和甲鱼则一同被养在一个人工池塘里,整个农场算得上是个“动物小观园”了。
“今年以来,村里有十几位在外经商的乡亲也要和我一起创业,回家创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以后在技术、资金、销路上就更不用愁了。”老陈乐呵呵地说。
老陈年底打算在村里建设一个蔬菜饮料加工厂,这些日子,他正忙着对接项目。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林牧综合型农场,在老陈的手里正蒸蒸日上地发展。
据德化县农业局工作人员郑丽霞介绍,自2014年3月德化县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来,农民合作社依托土地流转平台,逐步向适度规模发展。至2016年底累计开展产权流转交易187宗,交易金额35077.4455万元。目前全县共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注册资金达21亿元,注册成员11365人,带动农户2.68万户。其中,国家级规范社9家,省级规范社32家,市级示范社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