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公布 林圣彩、王泽生获重大贡献奖

06.03.2015  09:13

林圣彩

王泽生

    经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审,近日省政府下发关于201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厦门大学的林圣彩教授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王泽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同时,授予“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储库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2项成果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TKK代数及Virasoro-like李代数的表示理论”等3项成果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芬斯勒几何中的比较定理与子流形”等5项成果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授予“金属结合剂牢固把持金刚石磨粒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项成果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菌草栽培灵芝及其有效成分的应用”等2项成果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高效毛细管电色谱微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等7项成果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海洋船舶重防腐涂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等11项成果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低品位复杂黑白钨资源绿色高效开发”等57项成果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制备工业炸药用硝酸铵溶液应用系统的研究”等100项成果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对获奖者颁发奖状、证书和奖金。

    王泽生:让中国双孢蘑菇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1983年,王泽生就已在福州长乐市鹤上镇新览村研究、推广双孢蘑菇。他说,当年我常在那里的农户家里蹲点,亲眼见证了两代人逐渐成了种植蘑菇的大户,靠着As2796品种的双孢蘑菇发财致富。

    据悉,历时30年的研究与推广,老中青三代专家梯队接力,选育出As2796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个杂交新品种,率先建立中国特色的工厂化制种、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和生产模式,在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的拉动下,As2796占全国双孢蘑菇栽培面积80%,一举扭转了菌种依赖国外引进的局面。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王泽生教授说,目前全球年产双孢蘑菇460万吨,中国约占全球产量与出口量的50%,丰富了百姓餐桌,改善了营养结构。自主创新的引领与支撑,实现了中国双孢蘑菇产业规模,跃升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研究机构常因缺乏种质资源,筛选野生不育株困难等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开展双孢蘑菇育种研究。王泽生教授介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建立的种质资源库,保藏菌株总量世界第三,位居美国、法国之后。

    2001-2004年间,四川、福建等食用菌研究机构合作,通过野外考察、杂交鉴定,首次发现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存在双孢蘑菇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和特有种质,证明中国也是双孢蘑菇的原产地,占据了国际贸易主动权。

    面对未来挑战,他认为,通过原产地保护,从野生种质中发现耐寒耐热、抗病虫优异的菌株,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替代当前主栽品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其次,应对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加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合作,推广机械化栽培、工厂化周年生产稳定价格等新技术,同时延伸产业链,利用栽培废料生产有机肥,种植花果菜,发展生态循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