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公交站点命名混乱 市民:站点命名要有前瞻性

03.08.2014  15:45

在火车站公交站线路图上,100路与159路都标注有经过“斗门站”,但这两个站点是在不同路上,可看线路图是无法区分的

  本报曾报道福州不少公交站点名不副实,昨天记者走访还发现,一些站点的命名存在着随意性,识别度低。为此,有市民建议,福州公交站点命名应在前瞻性和规范性方面做一些努力。

  两个斗门站没区分

  一公里三个招呼站

  “华林路及北二环中路均有斗门站点,但是站牌均没有副站名标注,不好区分。”有读者反映道。

  昨天下午,记者分别乘坐100路和51路到斗门站,虽然这两路的斗门站不在同一条路上,但在报站上都简单地称呼“斗门站到了”,而这两站站名也都叫“斗门站”,无法区分彼此。记者观察了下,发现华林路斗门站10多条线路中,只有两条在线路图上标注该站在华林路,而北二环中路斗门站10多条线路中,无一标注该站路名。

  “拿K1路和10路来说,从火车站出站报下一站和到达报站完全一样,但是线路走向不同,很容易给乘客造成误解,希望能在公交站牌及公交报站上增加路名或副站名,加以区分。”一市民如是说。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上街学府南路,发现从马保路口到广贤路口附近一公里的区间内,竟有三个招呼站:马保路口一个,华南女子学院东门一个,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一个。上面停靠的线路大多不同,其中157路有停第一个和第三个招呼站,若乘客下错了站,就有好几百米路要走。“识别度太低了,都叫招呼站很容易搞混,下车都会下错。就算要叫招呼站也不能一条路整出三个吧,应尽快更改站名!”市民罗先生表示。

  其实站名不规范还有不少,如福州正荣润城站点的副站名是海事局,本来它是指福建海事局,但因少了“福建”两字,就会给人带来疑惑甚至是误导,因为马尾还有一个福州海事局。

  又如大学城的老师曾反映,把福建师大旗山校区东门附近的站点命名为“大学城旗山校区”不妥,因为所有高校在大学城的校区都叫大学城某某大学旗山校区,单单把大学城福建师大旗山校区的站点命名为“大学城旗山校区”,会造成乘客误解。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对此表示,“大学城旗山校区”站点命名的确不妥。

  市民建议站点命名

  应规范并具前瞻性

  “本人在广州就读大学期间,发现当地公交车站的命名极具前瞻性,希望福州市交通委也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日前,自称“羊君”的市民在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上结合广州的做法提出了建议:

  一是广州站点指向性非常明确且规范,能够避免与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站点冲突。如广州火车东站就命名为广州火车东站,反观福州现有的火车站命名为火车站和火车南站,没有完全考虑到未来大公交一体化时可能出现的某某火车站与现有火车站的冲突,而且未来不做修改的话必然会给外地来榕者带来困扰。

  二是广州公交车站的命名也很科学。公交终点站就会在站牌、线路图、报站方面完全统一地加上总站二字,以区别途经站和终点站。

  三是广州的交通委有强大权威。在广州不管是任何一家公司的线路,对于一个站点的线路图、报站、路牌都能做到一致规范,不采用缩写,如广州火车东站总站就显示为广州火车东站总站。而在福州,单单一个金山公交总站就有金山公交站、金山公交总站、金山总站(见313路)等不同的叫法。

  对此,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回复称,近来他们已对部分名不副实和重名的公交站点进行了更名,对于市民的建议,他们将实地调研,届时还将根据具体情况及市民的意见适时研究。

  (福州晚报记者 关志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