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一个闽西传统村落的“台湾故事”
中新社龙岩4月22日电 题:一个闽西传统村落的“台湾故事”
作者 张金川 钟旎
“在清嘉庆年间,竹贯村出了一名统帅台海水师的副将温兆凤。村民的自发保护意识很强,保护竹贯古村落就是保护闽台交流的信物!”日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委会主任温炎明对中新社记者介绍该村的历史文化时表示。
竹贯村离龙岩城区100多公里,早在2007年就被列入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单。现存温、邓两姓,村民163户、715人。
据族谱记载,“温姓先祖于南宋末年由连城迁来竹贯”,“邓姓先祖于宋代由中原迁至福建永安,并于明初迁竹贯”。
据有关史料记载,温兆凤,乳名文源,生卒年不详,成名于清嘉庆年间。他官至澎湖副将,钦赐花翎授国将军,授澎湖协镇都督府信官、台澎副总督等官职,晚年定居厦门,曾为台湾的稳定、台海间的经贸往来做出重要贡献。其后裔有部分定居澎湖、台湾等地。
近年来,当地开展了“寻访温兆凤”行动,旨在通过收集整理温兆凤生平资料,丰富两岸交流史料,助力涉台文物保护。目前万安镇已对外发布寻访信息,并组织人员实地前往厦门、泉州等地追寻温兆凤足迹。
这一愿望终于在2015年11月厦门市同安区洪明华等一行5人来到竹贯村寻根谒祖时得以实现。
洪明华(女)回来寻根时称,他们是温兆凤儿子的后裔。她的祖父晚年时记录下自己的经历,说他原姓温,小时候被人贩子卖到同安而改姓洪。他们这次之所以能回来,是因为这几年来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关温兆凤的文章和报道,才知道家乡竹贯村的情况,并和竹贯温姓宗亲取得了联系。
洪明华回到竹贯村时还带回来太祖温兆凤结发夫人的墓志铭等资料。她称,温兆凤膝下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随晚年的温兆凤定居厦门,这个儿子生有几个儿女,另一个就是她的祖父。
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钟德彪认为,温兆凤在台任职期间多次在澎湖、鹿港、彰化等地倡捐修缮庙宇、县学等,对台湾宗教文化及教育事业亦有突出贡献,为许多两岸民众所肯定。
“为更好地保护古村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竹贯村努力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竹贯村支部书记温金标说,为保护温氏家庙和温兆凤故居,村里规定“沿建筑屋檐滴水线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作为保护范围。
“整个竹贯村的景观比较完整,希望在今后的重修、重建时能够修旧如旧,特别要保护好温氏家庙和温兆凤故居,保护信物,保护乡愁,这对于加强台海之间的文化交流很有意义。”同行的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张凤英建言。(完)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