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11.03.2015  10:4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只要一有空闲,全国人大代表、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就推销起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的茶叶,达成认购意向者中不乏代表委员。

  下党,这个偏远的闽东小山乡,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致力于帮助闽东地区“摆脱贫困”,留下“三进下党”的佳话而备受关注。

  如今的下党,道路通了,信息畅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是1988年的40倍,但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比,差距还很大。去年,蓉中村与下党村签订共建协议,通过结对帮扶,推广蓉中村致富经验。“先富起来的地区,有责任拉贫困地区一把。”李振生说。

  几经考察,李振生帮助下党村成立了专业茶叶合作社,发展中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爱心茶园主”,实现茶园与茶杯的直接对接,让下党茶叶不愁销路。“我们希望创出一条‘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新路子。”他说。

  “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总书记两次到闽考察指导工作,特别强调了农业、农村和扶贫工作。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工作。2012年,确定了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精准扶贫到户、到村、到县三位一体全覆盖,全省又减贫5万户20万人,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连续两年提出千万减贫任务,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共同关注。

  “我们的扶贫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福建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省委书记尤权重点回应的正是扶贫开发问题。他说,福建仍有90多万人口尚未脱贫,他们都处在条件比较差的山区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实现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硬骨头’要啃下来,我们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为确保贫困地区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

  陈兴生委员建议,国家在编制新一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时,将人口百万以下的37个少数民族全部纳入“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范围,并给予发展扶持。“扶持这一小部分特殊群体的发展,国家有义务,也有这个能力。”他在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宁德所做的调研显示,近年来,虽然宁德市民族乡村少数民族人均收入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幅,但绝对数仍与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有较大差距。

  钟雪玲代表建议,少数民族大多处在偏远山区,靠自身能力加快发展困难较大,必须采取扶持措施促进发展。

  “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老区的教育事业,别让一个老区儿童进不了校门。”章联生代表建议,应设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吸引更多教育人才扎根苏区、老区。

  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时有发生的情况,林绍彬委员建议,筑牢基层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加强村卫生所建设。因为这里一方面直接承担农民兄弟的疾病治疗职责,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各种疾病预防、农村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工作。他提出,通过增加编制,把村卫生所医生纳入乡镇卫生所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轮岗,彻底解决卫生所村医身份问题。

  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多数在山区,发展相对滞后,却拥有生态优势。吴洪芹代表介绍了省妇联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尝试,即通过建设生态家园三年提升行动,动员农村妇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巾帼美丽家园”。如今,不少农村村容村貌好了,还带动了庭院经济的发展……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