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合作共赢谱新篇

03.02.2016  10:22

    今天,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向世界张开怀抱,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2014年相聚北京雁栖湖畔到20国集团首脑相约在2016年杭州的西子湖边,从淘宝行销海外到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从数百万人海外打拼到上亿人走出国门享受“说走就走的旅行”……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起点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国内国际大局,提出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对外开放的宏阔图景。我们将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  开放是发展的大势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句广为传唱的《春天的故事》里的歌词,描绘了深圳这座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大都市,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开放发展的典型样本。

  3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对外开放进程。这些年来,从创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城市,从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全面开放沿边内陆地区,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一幅壮美的开放画卷在神州大地渐次铺开。

  正是由于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市场规模世界第二,外贸出口、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开放成为中国少走弯路、快速发展的秘诀和法宝。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出开放是国家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把坚持开放发展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正是我们党充分考量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作出的战略选择。

  这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深刻启示。回望我国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秉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态度,以丝绸、瓷器、茶叶等为媒,与外界进行频繁的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外交流的美谈。但由于后来闭关锁国,与世界潮流隔绝,逐步走向衰落,甚至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国门。放眼世界,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相继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实现自身发展。

  这是顺应世界经济大势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商品、服务和要素跨国流动,各国相互依赖加深、共同利益增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我国对世界的影响、世界对我国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唯有顺势而为、坚持开放,别无他途、别无选择。

  这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经过长期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为迫切。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要素,进一步利用好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才能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深刻洞悉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党吹响了对外开放新号角,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等重大任务,通过一系列完整配套的战略举措,努力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微评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开放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开放继续前行建设“富强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我国大规模“引进来”的30多年,也是大踏步“走出去”的30多年。

  ◆“一带一路”好比一根“玉带”,串起了沿线国家“散落的珍珠”,让中国梦联通亚洲梦、世界梦。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沿线国家参与的交响乐。

  权威声音

  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高虎城(商务部部长):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凝聚开放的共识、增强开放的自信、理清开放的思路、提高开放的能力,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我国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  大视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展开中国对外开放的画卷,可以看到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宏伟图景,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东部地区继续领航,纵深广阔的内陆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潜力巨大的沿边地区借助区位优势竞相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想下好对外开放这盘大棋,就要善于审时度势,对开放区域、对外贸易、投资这些“棋子”进行科学排兵布阵,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我国目前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来看是合理的。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冲击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影响,国内外环境发生新变化,对我国对外开放布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三大布局”的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其更趋合理,更加符合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的要求。

  在开放区域布局上,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新格局。由于开放政策、地理区位、发展基础等差异,对外开放海强陆弱、东快西慢特征明显。以2014年为例,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分别占全国85%和81.9%,让中西部地区望尘莫及。今后我们将加速内陆沿边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江海联运、铁海联运、陆航联运等运输方式,立足自身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对沿海地区来说,要继续发挥开放引领作用,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更好地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

  在对外贸易布局上,从外贸大国迈向外贸强国。我国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靠数量和价格取胜,新兴产业总体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其他新兴国家的竞争,让外贸出口“压力山大”。这就要求我国外贸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鼓励传统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完善营销售后服务,大力推动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享有良好国际声誉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建立与世界分享的“中国市场”。

  在投资布局上,完善双向投资布局。双向投资,就是在  “引进来”、有效利用外资的同时,加快“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如何“引进来”?除了引进资金,还要更多吸收创新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如何“走出去”?就是要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国门,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推动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使之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

  三  大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3月,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出台,大幅减少限制性措施;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发布,从顶层上设计了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这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和出台,反映了我国为加速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作出的不懈努力。

  建立开放型经济,关键是要完善“引进来”“走出去”的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合作共赢的新体制。毋庸讳言,我国对外开放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世界银行发布的《2015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排位虽相比上年有所上升,但在189个经济体中仍排在第90位,主要原因还是各类行政审批等管制措施太多。这些体制上的弊病,成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影响了对外开放的效果。

  为破除这些羁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总的来看,就是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核心,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体制机制。

  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让出口“跑得快”。贸易便利化,就是减少中间环节,让我国外贸产品尽快出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外贸企业利用“互联网+外贸”快捷、低成本的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外贸新增长点。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围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优化海关监管措施、完善检验检疫监管、规范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形成新体制,为其出口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还要简化对外贸易管理环节,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让外资“进得来”。外资进不进得来,就看能否提供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是国际投资的通行规则,已有70多个国家采用,实践证明能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有效引进外资。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台了我国第一张针对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用一张负面清单。这些“门槛”的拆除,将极大促进国内外资源的有效自由流动,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公平竞争。

  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让我国企业“出得去”。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跃,对外投资规模已经接近引进外资,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遍布制造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为适应这一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作了安排。一方面是简化程序、减少限制,除少数必须经过批准的以外,其他境外投资原则上一律取消审批核准,清理束缚对外投资的不合理限制,让企业放开手脚闯世界。另一方面是积极引导、提供服务,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政策咨询和产业指引,引导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问与答

  问:什么是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

  答:单一窗口,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贸易便利化。

  通关一体化,简单说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原来海关的分布是属地化的,实现通关一体化以后,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大大简化了通关手续。

  四  大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描绘的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车流如织的繁华胜景。往事越千年,昔日的丝绸之路如今重焕华光。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供了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合作平台,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提出后,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呼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势头已起,效应初显,前景广阔。

  “十三五”时期是“一带一路”建设从起步到提速的关键阶段,要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

  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一带一路”要活起来、动起来,首先要让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畅起来,让道路这条“经络”通起来。目前,我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滞后,多数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级低,通而不畅。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国家和地区间交通建设规划的对接,共同优先推进骨干通道建设,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加强能源资源合作。“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在这方面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具有较好基础,未来合作前景也十分广阔。我们将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推进与沿线国家在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还可以与重点国家加强合作,就地取材,利用所在国能源资源,建设一批境外生产基地,提升就地加工转化率和资源所在国的深加工能力。

  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境外产业集聚区就是把国内工业园区模式推广到沿线国家,帮助我国企业“集体出海”“抱团取暖”。这也契合了沿线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需要,能够达到“双赢”。目前,我国已和沿线23个国家共同建设了77个经贸合作区。还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兴业,合作建设境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和沿线国家市场、资源结合起来,帮助它们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它们建立产业体系。

  建设金融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远远超出了多数沿线国家的能力,而原有的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资金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打造金融合作平台,畅通投融资渠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中国发起设立的金融机构,丝路基金作为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引擎,目前已按照市场化、国际化、商业化原则启动运作。同时,中国将支持中外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凝聚沿线国家金融资源,吸引国际资金,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持续可靠的融资保障。

  此外,还要坚持弘扬和传承古丝绸之路的友好传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民生领域合作,造福当地民众,使“一带一路”成为沿线国家人民的福祉之路。

  五  大担当: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的发展和强盛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在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今天,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展示泱泱大国的风范,既是我们追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对世界应有的贡献。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间的互联互动十分密切,需要全球合作解决的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新兴国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中必须增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也需要中国积极承担责任和义务。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并对相关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近5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作为世界经济最强有力的增长引擎,中国理应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后中国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在重大经济议题上发出中国倡议、提出中国方案,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此外,还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

  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当今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协作,合力应对挑战。气候变化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严肃对待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切实落实减排承诺,为全人类永续发展贡献力量。恐怖主义挑战人类文明底线,成为全世界公敌。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反恐合作,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大力维护国际公共安全。

  积极做好对外援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长期以来,中国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的援助,建设了2700多个成套工程项目,培训了近1200万名各类人才,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援助。今后,我国将加大对外援助规模,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减贫等领域援助,把援助重心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同时,还将完善对外援助方式,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技术合作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分享中国经验技术,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再次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中国的开放大门就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一样,开开了就关不上了。在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中,中国的开放不会放慢节奏,更不会停下脚步,只会不断扩大深化,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
我市发布28条措施
  昨日,中国(福建)东盟合作论坛在福州举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