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来自各国科学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出席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全球研究理事会成立于2012年,是年轻的国际科学组织,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限量的未来。理事会第一次大会在发达国家举行,这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全球视野和开放合作的精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这契合现实的需求和未来的方向。没有全球的开放交流,科学难有巨大成就;没有青年人的后来居上,科学难有辉煌未来。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科学家有国籍,但科学无国界。科学的历史巨著是全世界共同书写的,科学的未来篇章也要靠国际社会携手创作。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紧密相连,科学的开放能够聚合更大的创造力量。科学连着发展权,知识是天下公器,打造更加开放的平台,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科学知识的营养,实现普惠发展、包容发展。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科学的开放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相互馈赠、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国应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共享,实现科学的最大价值,不断增进人类福祉。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正在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知识、技术、人才的全球流动,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共同发展。
科学的开放必然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促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只有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创新成果才能不断涌现。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我们需要要千千万万敢于创新的个人,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创造的企业,需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我们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开放中同等保护中外知识产权,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激发更多、更大的创新。
一代新人才、一片新天地。青年人最富创新梦想和激情,有梦想才有未来,有激情才有力量。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出自青年。诺贝尔奖设立100多年来,虽然不少获奖者领奖时已白发苍苍,但取得成果时都很年轻。为此,我们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国家计划,努力让热爱科学、有志创新的青年都能进入科学殿堂、创新战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