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的“垃圾兑换”模式值得推广
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决议》以来,无论是紧邻城区的碧江区,还是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人们都有一个共识——小到一个烟头,大到废旧电视、洗衣机,都很“金贵”。(5月19日《贵州日报》02版)
大到废旧家用电器,小到烟头、啤酒瓶,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地区的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如何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着眼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村容村貌改善,快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向上向好成了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把农村常见垃圾定类定量打上积分的标识,积分不仅可以增强群众参与垃圾回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更能让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实惠,贵州的这一创举,值得点赞。
变被动为主动,垃圾回收全民参与和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形成了牢固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在“积分兑换”模式的吸引下,群众为了获取积分、兑换物品,无论是房前屋后、屋里屋外潜藏的垃圾都会被自觉的清扫一空,在无形的主动参与中,群众的居住环境势必会越来越干净卫生。另一方面,从农户到村社,从乡镇到城区,随着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执行的力度越来越强,无论是自家的垃圾还是街上的垃圾,群众都会自觉地参与垃圾收集,而在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的同时,享受在蓝天白云中,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共同参与垃圾回收的意愿将得到进一步激发。以“垃圾兑换”模式为载体,人居环境和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自然形成。
针对设立有垃圾池、垃圾站等集中点,贵州也摸索出“大数据”+垃圾回收模式,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动力强劲。从现实来看,为了对大量累积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不少地方临时抱佛脚,聘用环卫工人,出动垃圾清运车,虽然能有效地对垃圾进行清理,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力、物力被闲置,无形中浪费了不少的资源。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贵州碧江区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公司化专业运营,探索出了高质量的运营方式——城乡垃圾收运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利用智慧环卫平台,实时调度和监控整个垃圾收转运过程,可以实现人、车、事件管理,不仅提升了垃圾清运的质量和效率,更增强人、车、事件的相适度,大大节省了清运成本。
从贵州“垃圾兑换”模式的成效来看,群众满意,环境也更加宜居,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借鉴推广。(莆田文明网 唐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