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展在美术馆展出
如果想了解当下全国在职青年中国画教师的整体创作状态与风貌,那么这个展览不应错过: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以心接物”——走进学院·2015全国高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展,正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这简直就是一次国内美术院系的“华山论剑”——参展名单涵盖了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天津美院、鲁迅美院、湖北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和广州美院8大美院的67位在职中国画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5所师范大学类美术学院(系)的41位在职中国画教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3所各类综合大学美术学院(系)的70位在职中国画教师和包括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在内的15个画院的24位从事中国画教学的在职画师的作品,基本做到了对当下国内中国画专业教学机构的全覆盖。
无疑,这是中国美术界的一次重要学术展示。如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所说,中国的美术学院是当代中国美术家的摇篮,而美院的青年教师则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新生力量,往往以实力派的整体角色在当代美术界充当着继承、创新和突出风格的探索者。他们视野开阔,能够自觉冲破古今中西的界限;他们不迷信权威,勤于思考,敢为天下先。
由此展折射出的中国画的新现象,为美术界所关注。现代性与传统性依然是这一轮中国画教师思考中国画演进的主要课题。“这种现代性首先是社会转型在这一拨青年中国画教师精神、心理的一种投射,明显区别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比较外在的、普遍具有模仿性的现代性。”美术评论家尚辉说,许多人物画已具有当代艺术的观念性或文化寓言的隐喻色彩,已脱离了再现式的人物画创作理念。
城市风景较多地呈现在这些青年中国画教师的笔下。专家认为,他们不再像前辈那样把城市建筑作为山水里的点景,而是直接描写城市,并探寻那些建筑、街道、公交车里隐匿的人的精神生存状态。
中国画的跨界在当下已属普遍现象。对此,尚辉认为,跨界,不可避免地会削弱中国画的本体特征。但跨界,也毫无疑问地为中国画的现代适应性创造了活力与动力,使这种传统积淀深厚的艺术在当代被最大限度地激活与发展。实际上,跨界只属于当代中国画演进的前锋,构成当下中国画主体的依然是那些具有传统回归性或传统与探索兼容的中国画。